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代〕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作品简介

《山坡羊·骊山怀古》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历史反思之作。全曲以"骊山四顾"的空间扫描起笔,"阿房一炬"的沧桑巨变引出诘问,"草疏水纡"的荒凉现状与"迷烟遗恨"的历史迷雾形成今昔对照;终以"赢输皆土"的冷酷结论,将王朝兴衰转化为自然永恒的哲学命题。作者通过"列国枚举"的宏大视角与"土归"意象的重复强调,在44字中完成对权力角逐的彻底解构,体现了元曲"叹世"主题的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山坡羊·骊山怀古》此曲作于天历二年(1329年)张养浩陕西赈灾期间,时年60岁的文学家途经骊山(今陕西临潼)。文中"阿房一炬"指项羽焚毁阿房宫,"周齐秦汉楚"概指建都关中王朝。作为元代散曲哲理化的代表,其"赢输皆土"的虚无思想与《三国演义》"青山依旧在"异曲同工,现代史学家钱穆称:"此曲道尽中国历史周期律之本质。"临潼华清宫景区现刻有此曲碑文。

翻译注释

翻译

站在骊山上我四处张望,(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只见衰草萧疏,水波旋绕。

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想想)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那些战胜了的国家,都化作为了土;(那些)战败了的国家,(也)都化作为了土。

注释

(1)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

(2)阿房:阿房宫,秦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

(3)一炬: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4)萦纡:形容水流回旋迂曲的样子。

(5)列国:各国,即周、齐、秦、汉、楚。

全文拼音版

shānyáng··shān怀huái
shānēfángdāngshíshēchǐjīnchùzhǐjiàncǎoxiāoshūshuǐyíng
zhìjīnhènyānshùlièguózhōuqínhànchǔyíngdōubiànzuòleshūdōubiànzuòle

作者介绍

张养浩(1269—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武宗朝,入拜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被免职。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散曲多写归隐生活,寄寓对时政的不满,怀古和写景之作也各具特色。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以及《归田类稿》《云庄集》。《全元散曲》录其小令一百六十一首,套数二套。

张养浩的诗

相关推荐

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咸阳城东楼

〔唐代〕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代〕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