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江上雪

〔宋代〕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作品简介

《望江南·江上雪》是宋代名臣李纲的一首咏雪词。此词以白描手法生动描绘了一幅江雪垂钓的冬日画卷,展现了渔翁在冰雪世界中独立垂钓、暮而归家的生活情景。上阕“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以动衬静,通过冰凌散落的清脆声响和蓑衣振落雪花的视觉形象,极富创意地表现出冰雪世界的静谧与灵动;下阕“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勾勒出归家后的温馨场景,与儿童的欢笑相映成趣。全词语言清丽,意境悠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李纲词作中风格清新的代表作。

创作背景

《望江南·江上雪》此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为李纲晚年遭贬谪后所作。李纲作为两宋之际的抗金名臣,一生屡遭排挤,多次被贬外地。在政治失意期间,他创作了大量寄情山水的词作。本词以渔翁自况,通过“独立钓渔翁”的形象,既展现了超然物外的姿态,又暗含了孤高傲岸的品格。“图画若为工”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叹,也隐含着对现实处境的自嘲。词中描绘的理想化的渔家生活,与作者坎坷的仕途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历经政治风波后渴望回归平淡生活的复杂心境。

翻译注释

翻译

江面上飘着雪花,有个渔翁独自站在那儿钓鱼。他戴着斗笠,只能听见冰块融化的声音,披着蓑衣,时不时抖落身上的雪花,那雪花在空中飞舞,美得像玉花一样。这样的美景,就是画家的画笔也难以完全描绘出来。

天色渐晚,渔翁在朦胧的云水和远处的烟雾中踏上了归途。他的家是用茅草和竹子搭建的,坐落在小岛上。他钓到了扁扁的鳊鱼和圆圆的鲫鱼,都装进了轻巧的鱼笼里。回到家中,孩子们开心地笑着迎接他。

注释

(1)箬笠:用箬竹编制的斗笠。

(2)散:同“霰”,冰霰,小雪子。

(3)玉花:像白玉一样的雪花。

(4)若为:怎么能。

(5)缩鳊:缩着项的鳊鱼。

全文拼音版

wàngjiāngnán··jiāngshàngxuě
jiāngshàngxuědiàowēngruòdànwénbīngsànxiǎngsuōshízhènhuākōnghuàruòwéigōng
yúnshuǐguīyuǎnyānzhōngmáoshèzhúxiǎo屿suōbiānyuánqīnglónghuānxiàoyǒuértóng

作者介绍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仕至宰相。力主抗金,曾成功组织东京保卫战。其诗文雄深雅健,诗词多写其报国之志与悲愤之情,有《梁溪集》传世。虽屡遭贬谪,然忠义气节终始不渝。

相关推荐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游妓散

〔宋代〕周邦彦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望江南·三月暮

〔宋代〕吴文英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长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

望江南·暮春

〔宋代〕苏轼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