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是南北朝诗人庾信羁留北朝时所作组诗中的名篇。此诗以边塞苍凉景象起兴,抒写家国之痛与身世之悲。首联“亭障远”“风尘多”勾勒出北地荒寂与战乱氛围;颔联“关门临白狄”暗指胡汉对峙,“城影入黄河”以浑浊河水喻心境迷茫;颈联连用苏武牧羊、荆轲易水两个典故,既自喻羁北不辱之节,又含报国无门之憾;尾联反用项羽垓下之围的悲歌,叹英雄末路。全诗凝练沉郁,典故层叠,将个人命运与历史兴亡交织,展现了庾信后期诗风的老苍悲慨。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远远的亭子,看去十分萧条,感慨身离故土,展转漂泊。
关门的时候看见了白狄,整个城市倒影在黄河水中。
忆起当年秋风中李陵送苏武,易水中燕太子丹为荆轲践行。
谁在这里感叹,言语豪迈?原来是我在清晨起来在帐中吟唱。
注释
(1)亭障:亭候堡障,即工事。
(2)白狄:春秋时狄族之一支。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拟青青河畔草
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
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台中。
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
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
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六
畴昔国士遇,生平知己恩。
直言珠可吐,宁知炭可吞。
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
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
无因同武骑,归守灞陵园。
拟小山篇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拟明月何皎皎诗
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
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
拟挽歌辞三首·其二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拟行路难·其十六
君不见冰上霜,表里阴且寒。
虽蒙朝日照,信得几时安。
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
年去年来自如削,白发零落不胜冠。
拟行路难·其九
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
昔我与君始相值,尔时自谓可君意。
结带与我言,死生好恶不相置。
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
还君金钗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拟行路难·其十七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