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逢隐者

〔唐代〕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

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

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

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长安逢隐者拼音版

chángānféngyǐnzhě
zhēngchēqiānzhìniǎnbiànliùjiēchén
xiàngyǒuyíngféngshìrén
shíyánwèigǎishìduōxīn
qiětuōjiǔzhōngnánshānchūn

作者介绍

于武陵(?—?),名邺,以字行,京兆杜曲人(今陕西长安县南韦曲东)。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年)时,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琴往于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诗多五言,兴趣飘逸多感,每终篇一意,策名当时。《全唐诗》存其诗一卷。于武陵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长安少年行

〔南北朝〕沈炯

长安好少年,骢马铁连钱。

陈王装脑勒,晋后铸金鞭。

步摇如飞燕,宝剑似舒莲。

去来新市侧,遨游大道边。

道边一老翁,颜鬓如衰蓬。

自言居汉世,少小见豪雄。

五侯俱拜爵,七贵各论功。

建章通北阙,复道度南宫。

太后居长乐,天子出回中。

玉辇迎飞燕,金山赏邓通。

一朝复一日,忽见朝市空。

扶桑无复海,昆山倒向东。

少年何假问,颓龄值福终。

子孙冥灭尽,乡闾复不同。

泪尽眼方暗,髀伤耳自聋。

杖策寻遗老,歌啸咏悲翁。

遭随各有遇,非敢访童蒙。

长安退将

〔唐代〕项斯

塞外冲沙损眼明,归来养病住秦京。

上高楼阁看星坐,著白衣裳把剑行。

常说老身思斗将,最悲无力制蕃营。

翠眉红脸和回鹘,惆怅中原不用兵。

长安道

〔明代〕沈愚

西望长安道,东风吹绿尘。

斗鸡三市晓,跃马五陵春。

柳色迷行客,花香扑丽人。

金张居戚里,游宴不辞频。

长安行

〔明代〕沈一贯

长安九衢平似席,甲第纷纷五侯宅。

缭绕香尘飞紫云,喧豗画毂驰春色。

朱门绣户摇青槐,翠幕红丝飏舞台。

鳷鹊观前惊鹊起,濯龙门外骑龙来。

韩嫣副车绝驰道,张放单鞭逗归鸟。

金吾拥卫巷无人,丞相回轩迹如扫。

一生读书不识丁,只解吹箫与弄笙。

昨夜推开木门出,今朝又向章台行。

章台柳色如青玉,夜夜花前剪明烛。

临淄丽女可怜声,镇西歌童妙意曲。

并肩锦袖同心缡,合欢宝扇连理杯。

杯中只嫌天地窄,扇底直使神仙迷。

绿帻庐儿堪炙手,青衣小郎惯使酒。

天寒海气薄西山,日短云光销北斗。

黄门钩盾空邀遮,御府金钱半在家。

邓氏铜山贱越马,郭家金穴欺隋蛇。

自言奏有回天力,又道功多绝地脉。

摧尽南山乐未央,翻残北海人如昔。

宁知天地一朝开,宁知星汉还昭回。

麻纸半行变颜色,藁街十步生尘埃。

宾客闻声皆走匿,妻孥相对唯号哀。

古来白鹤与黄犬,专待豪奢公子来。

何如蓑笠紫泥坂,独举青山莲叶杯。

纵非上古蓂灵树,也是蒙庄樗栎材。

长安寓居寄柏侍郎

〔唐代〕李频

霜轻两鬓欲相侵,愁绪无端不可寻。

秦女红妆空觅伴,郢郎白雪少知音。

长亭古木春光老,太华青烟晚更深。

独向灞陵东北望,一封书寄万重心。

长安尘·其一

〔明代〕何吾驺

微微不觉入人衣,广陌俄惊面目非。

似傍大官骑转合,宁因高纛拂来稀。

生憎总自生怜起,欲别还愁欲见微。

莫讶纷纷同度劫,临风无恙是恩晖。

长安行寄人

〔明代〕宗臣

长安客子伤春情,出门愁听朝啼莺。

关山作客胡不去,梅柳向人春又生。

江头萝荔怀楚佩,席上夔龙愁汉缨。

胡马至今日夜急,塞鸿何事东南征。

人生去住不得意,愧尔山中餐石英。

长安尘·其二

〔明代〕何吾驺

飞飞何意苦逡巡,君自长衢揽辔频。

未为蛾眉宽一顾,偶逢零雨半伤神。

周旋每淡思乡梦,荏苒多销报主身。

颇怪喧传豪杰手,风前拂尽不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