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是明代诗人谢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首联点题,古朴雄阔;颔联描绘日映波涛与风扫岸沙之景,突现黄河的气势;颈联由景而情,虽慨叹一己之身世,却不为愁情所困;尾联则顺此而下,将其微妙的心境,化作一片浑茫而悠远的境界,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全诗充满动态感和立体感,状物工妙,充满豪迈奋发之气。
渡黄河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诗人从开封出来,渡黄河,然后西游秦晋或北游燕赵,具体时间和游踪不详。《渡黄河》这首诗是为描写离开大梁城北渡黄河的情景而做。
翻译注释
翻译
我一路经过大梁城,旭日初升照着河流关山。
阳光下翻滚的浪涛把龙宫摇撼,狂风扫平了大雁栖息的沙滩。
斜倚着宝剑感叹身世飘泊不定,张帆快行旅途心情暂时舒展。
茫茫一片不知身在什么地方,空旷处有船棹歌声声传到耳旁。
注释
(1)大梁:古地名,即今河南开封。
(2)关河:原指函谷关、蒲津关等与黄河,后多泛指山河。
(3)龙窟:龙住的地方,此处指水底。
(4)雁沙:大雁栖息的沙地,此处指黄河岸边的沙滩。
(5)空外:天外,空中。
(6)棹歌:船工行船时所唱之歌。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早发黄河即事
晨发大河上,曙色满船头。
依依树林出,惨惨烟雾收。
村墟杂鸡犬,门巷出羊牛。
炊烟绕茅屋,秋稻上陇丘。
尝新未及试,官租急征求。
两河水平堤,夜有盗贼忧。
长安里中儿,生长不识愁。
朝驰五花马,暮脱千金裘。
斗鸡五坊市,酣歌最高楼。
绣被夜中酒,玉人坐更愁。
岂知农家子,力穑望有秋。
裋褐常不完,粝食常不周。
丑妇有子女,鸣机事耕畴。
上以充国税,下以祀松楸。
去年筑河防,驱夫如驱囚。
人家废耕织,嗷嗷齐东州。
饥饿半欲死,驱之长河流。
河源天上来,趋下性所由。
古人有善备,鄙夫无良谋。
我歌两河曲,庶达公与侯。
凄风振枯槁,短发凉飕飕。
渡黄河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
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
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
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
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
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
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
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皋。
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
白屋留孤树,青天失万艘。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
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
渡黄河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黄河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黄河夜泊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
倚槛恣流目,高城临大川。
九回纡白浪,一半在青天。
气肃晴空外,光翻晓日边。
开襟值佳景,怀抱更悠然。
黄河泛舟
洪波舣楫泛中流,凫淑鸥汀揽胜游。
数点渔舟歌欸乃,诗情恍在白苹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