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边塞羁旅词。此词以严冬暮色为背景,抒写行役途中的孤寂与乡愁。上阕"惊飚""昏鸦""冰河"等意象勾勒出苍茫荒寒的北国冬景,下阕"烧痕""鼓角"暗示战事痕迹,结句"客心愁未阑"直抒胸臆。全词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愁绪交融,在雄浑中见凄婉,体现了纳兰边塞词"哀感顽艳"的独特风格。
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惊飙掠地冬将半,解鞍正值昏鸦乱。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这首词写的是词人从边塞回来时的状况。至于具体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觇梭龙后的归途中;另一种说法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扈从东巡的归途上。词人在严冬将半时策马回乡,在一处留宿,次日就能抵达“长安”了,然而正在这个本应该兴奋不已的时候,词人却泛起无尽的惆怅。
翻译注释
翻译
狂风席卷大地.冬天已过半。解下马鞍暂且停驻,正值黄昏,群鸦乱飞。黄河已成片成片地结冰,茫茫一片,恰如愁思不绝。
放眼望去,唯余一片野火的痕迹。高高的城楼上,鼓角连天。明日即将抵京,可游子的愁思却依然没有尽头。
注释
(1)菩萨蛮:词牌名,本唐教坊曲,为双调,四十四字,以五七言组成。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2)惊飚:谓狂风。
(3)解鞍:其意为解鞍下马,表示停下来。
(4)昏鸦:即乌鸦。此指黄昏之时乌鸦乱飞.。
(5)冰合大河流:谓大河已为冰封,河水不再流动。
(6)烧痕:野火的痕迹。
(7)鼓角高城上:鼓和号角,是古代军队使用的一种用来发号施令的鼓和号角。
(8)长安:此代指北京城。
(9)客心愁未阑:游子的愁思没有尽头。阑:残尽。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鹧鸪天·吴子似过秋水
秋水长廊水石间。有谁来共听潺湲。羡君人物东西晋,分我诗名大小山。
穷自乐,懒方闲。人间路窄酒杯宽。看君不了痴儿事,又似风流靖长官。
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菩萨蛮令·金陵怀古
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缥凤不来游,台空江自流。
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翠翘金缕双鸂鶒
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菩萨蛮·题画
赤泥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亭下响流澌,衣波双鹭鹚。
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
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