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水曹还远馆》是南朝诗人谢朓的一首五言诗,属送别诗。此诗以山水景物为背景,抒发送别友人的离愁。首联“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勾勒出荒远而清幽的送别环境;颔联“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点明送者与行者的身份及情感;颈联“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以色彩明丽的自然景物反衬离情;尾联“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以日暮城重的阻隔,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全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体现了谢朓“清新俊逸”的诗风。
送江水曹还远馆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送江水曹还远馆》此诗作于南朝齐时,谢朓任宣城太守期间。江水曹(官职名,负责水利事务)可能是谢朓的友人,因公务远行,诗人于馆驿相送。诗中“荒途”“长陌”暗示友人旅途的遥远与艰辛,“日暮”“重城”则隐喻仕途的阻隔与人生的无奈。谢朓身处政局动荡的南朝,虽才华横溢,却常怀忧惧,此诗在送别之外,或暗含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翻译注释
翻译
高高的宾舍面对着荒芜的道路,清澈的流水连接着长长的小路。
在这髙岸上有位思绪飞扬的人,他怀着往昔的深情厚谊盼望着远游的朋友早日归来。
水塘边的草丛中野花已绽开了红英,林中的花木还点缀着一些已经泛白的春花(点名季节,在春夏之交)。
回望日落的地方就是繁华的都城,为什么在这暮春季节、都城旁边摆设的都是离别的筵席?
注释
(1)高馆:高大的馆舍。
(2)荒途:荒芜的道路。
(3)长陌:长路。
(4)重城:指宫城、都城。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谢朓的诗
相关推荐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送国棋王逢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柱史,鏖兵不羡霍嫖姚。
浮生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
送田少府贬苍梧
沉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
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
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
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
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
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送蔡山人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舵。
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
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
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
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送窦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
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官是先锋得,才缘挑战须。
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云幕随开府,春城赴上都。
马头金匼匝,驼背锦模糊。
咫尺雪山路,归飞青海隅。
上公犹宠锡,突将且前驱。
汉使黄河远,凉州白麦枯。
因君问消息,好在阮元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