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门外登溪船五首·其一

〔宋代〕杨万里

步下新船试水初,打头揽载适逢予。

一椽板屋才经雨,两面油窗好读书。

剩买春风木芍药,乱篸棐几竹籧篨。

清溪浮取松亭子,赏遍千山不要驴。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步下新船试水初,打头揽载适逢予。

走下新船头一次下水试航,这船今日才开始招揽客人时就恰碰着(我)来坐船。

一椽板屋才经雨,两面油窗好读书。

一间用木板建造的小屋才禁受了雨打,两面油纸糊成的窗子正好让(我)安心读书。

剩买春风木芍药,乱篸棐几竹籧篨。

多买些牡丹花来布置在船中春光无限,将花乱插点缀于木几竹席之间。

清溪浮取松亭子,赏遍千山不要驴。

人在船中,如同水在飘浮着一间松亭以供游览一般,坐船观赏众山不用骑驴了。

注释

(1)试水初:头一次下水试航。

(2)打头:开头,破端。俗语。

(3)揽载:车船招揽乘客。亦俗语。

(4)剩买:多买,尽买。

(5)木芍药:牡丹的别名。

(6)籧篨:粗竹席。

(7)浮取:浮着,飘着。

阊门外登溪船五首·其一拼音版

chāngménwàidēngchuánshǒu··
xiàxīnchuánshìshuǐchūtóulǎnzàishìféng
chuánbǎncáijīngliǎngmiànyóuchuānghǎoshū
shèngmǎichūnfēngsháoyàoluànzānfěizhúchú
qīngsōngtíngshǎngbiànqiānshānyào

作品简介

《阊门外登溪船五首·其一》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登船游溪为线索,展现诗人随遇而安、寄情山水的闲适心境。首联记叙登船偶遇的偶然性,充满生活趣味;颔联“一椽板屋才经雨,两面油窗好读书”以工笔细描船屋陈设,将简陋环境转化为诗意栖居空间;颈联“木芍药”与“竹籧篨”(qú chú,竹席)对照,点缀出船舱雅致;尾联“赏遍千山不要驴”以夸张手法抒写舟行山水之乐,暗含对陆游“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的翻新。全诗语言明快,善化俗为雅,在寻常事物中发现诗意,体现了诚斋体活法诗的典型特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杨万里辞官归乡吉水后,常乘舟漫游赣江支流。诗中“阊门”指苏州西门,但此处应为虚指水畔码头。杨万里晚年创“诚斋体”,主张“万象毕来,献予诗材”,此诗即其实践:将“油窗”“竹席”等日常物象入诗,以“不要驴”的俏皮语打破传统山水诗范式。当时南宋偏安一隅,诗人借舟游意象既表达对自然的沉醉,也暗含对官场羁绊的疏离,与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异曲同工。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其诗清新自然,语言活泼,自成“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善捕生活情趣,充满童真与理趣。力主抗金,官至宝谟阁直学士,晚年隐居乡里。诗作突破江西诗派束缚,开创白话写景新风,对后世影响深远。杨万里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王濬墓下作

〔唐代〕李贺

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

白草侵烟死,秋藜绕地红。

古书平黑石,神剑断青铜。

耕势鱼鳞起,坟科马鬣封。

菊花垂湿露,棘径卧干蓬。

松柏愁香涩,南原几夜风!

谒巫山庙

〔唐代〕薛涛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楚汉战处

〔金代〕元好问

虎掷龙拿不两存,当年曾此赌乾坤。

一时豪杰皆行阵,万古河山自壁门。

原野犹应厌膏血,风云长遣动心魂。

成名竖子知谁谓?拟唤狂生与细论。

暮春

〔元代〕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