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是初唐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中。此诗前两句描写了月光下漫步在林苑里的主人公的形象;后两句写受惊的群鸟飞越树林,轻风隔水吹来阵阵花香。全诗描绘了一个有着灵动鸟影、醉人花香的春夜园林,语言浅近、静谧清新。
春夜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唐太宗极为宠爱重臣虞世南,将当时富庶的永兴县划给虞世南作为封地,时有“虞永兴”之谓。贞观十一年(637年),虞世南在高陵城(据《湖广方舆纪要·湖广七十六》记:高陵城址,设在永兴县长乐乡宣化里深湖口,现陶港镇潘桥乡吴东陈处)过的丁酉年春节,在其春夜游园之际,虞世南留下了《春夜》一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春天的林苑里,月自天穹缓缓移动,而竹林掩映下的厅堂在夜色中打开了。
喧闹声惊起林间宿鸟,掠过林子穿飞而去,而花香则隔着春水远远地送将过来。
注释
(1)苑:花园或园林。
(2)裴回:同“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掠动、走动。
(3)侵夜:近夜,入夜。侵:入、临近。
(4)惊鸟:从休息场地或啄食场地惊起的鸟。
(5)排林度:夜鸟归林,排行而过。
(6)风花隔水来:写隔岸花木的花香隔着春水远远地送将过来。风花:春风吹送的花香。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虞世南的诗
相关推荐
春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春望词四首·其四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春日上方即事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
鸠形将刻仗,龟壳用支床。
柳色青山映,梨花夕鸟藏。
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
春日独酌二首·其一
东风扇淑气, 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 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 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讬, 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 长歌醉芳菲。
春晚怀山南四首·其一
梨花堆雪柳吹绵,常记梁州古驿前。
二十四年成昨梦,每逢春晚即凄然。
春晚怀山南四首·其二
壮岁从戎不忆家,梁州裘马斗豪华。
至今夜夜寻春梦,犹在吴园藉落花。
春草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塞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
春雨吟
春雨细如丝,如丝霢霂时。
如何一霶霈,万物尽熙熙。
春蚕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
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虫不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