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吹笙

〔唐代〕李商隐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作品简介

《银河吹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所做的七言律诗,该篇从当前所见所闻所感的物象兴起,引出往日欢情的追忆和昨夜鸟啼的插念,再跳跃到远隔异乡的故园花开的想象,又回到现实眼前风帘残烛的实景,最后更从有关神仙传说激起的天外想象,显露出诗人埋藏于心底的一片深情。表达了诗人对王夫人(李商隐妻子)早亡的悲痛之情,以及深深的怀念之情。

创作背景

《银河吹笙》此诗约作于大和三年(829)秋,诗人下玉阳赴天平幕前夕。此诗是诗人听到女冠(女道士)吹笙所作,想到了以前学仙与女冠交往的旧情。但是李商隐与王夫人感情真挚,伉俪情深,认识到自己不应牵惹旧情,写此诗更是流露出诗人对亡妻的执着与痴情。

翻译注释

翻译

满怀心中的惆怅望着冷漠的银河,独自吹笙,有话能跟谁说。楼院寒冷阵阵西风吹过,渐渐显现黎明的天色。

回想起昔曰的欢会依旧激情似火,只可惜已成旧事花残叶落。昨夜栖息在树上斜枝的雌鸟声声悲鸣把我从梦中惊醒望着银河吹歌。

月榭旁有一丛经雨的花朵,散发出阵阵余香仍有雨珠滴落。映霜的残烛牵动相思,为什么偏有风帘阻隔。

不要轻易将成仙的愿望许诺,那是独对青灯自我折磨。湘灵鼓瑟演奏情投意合,秦台吹箫享不尽人间欢乐。

注释

(1)玉笙:笙之美称,或笙之以玉为饰者。玉箫、玉琴、玉笛之称同此。

(2)平明:拂晓。

(3)重衾:两层衾被,借以喻男女欢会。

(4)幽梦:隐约不明之梦境。

(5)别树:树的斜枝。

(6)羁雌:失偶之雌鸟。

(7)月榭:观月之台榭。榭:台上的屋子。

(8)浪:犹随意,轻率、草率。

(9)缑山意:指入道修仙。缑山,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

(10)湘瑟:湘灵鼓瑟,即湘水女神鼓瑟传情。

全文拼音版

yínchuīshēng
chàngwàngyínchuīshēnglóuhányuànlěngjiēpíngmíng
chóngqīnyōumèngniánduànbiéshùzuójīng
yuèxièxiāngyīnfēngliáncánzhúshuāngqīng
làngzuògōushānxiāngqínxiāoyǒuqíng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周颂·闵予小子

〔先秦〕诗经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念兹皇祖,陟降庭止。

维予小子,夙夜敬止。

於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游白水书付过

〔宋代〕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听夜泉

〔唐代〕张籍

细泉深处落,夜久渐闻声。

独起出门听,欲寻当涧行。

还疑隔林远,复畏有风生。

月下长来此,无人亦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