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主簿二首》是晋宋时期大诗人陶渊明的组诗作品。这是第二首诗,作于秋季,诗中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古代幽人的企慕,既表现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也衬托出诗人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全诗格调卓奇豪放。
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雨水调顺整春季,秋来清凉风萧瑟。
露珠凝聚无云气,天高肃爽景清澈。
秀逸山峰高耸立,远眺益觉皆奇绝。
芳菊开处林增辉,岩上青松排成列。
松菊坚贞秀美姿,霜中挺立真豪杰。
含杯思念贤隐士,千百年来守高节。
顾我素志未施展,闷闷空负秋十月。
注释
(1)和泽:雨水和顺。
(2)周:遍。
(3)三春:春季三个月。
(4)素秋:秋季。素:白。古人以五色配五方,西尚白;秋行于西,故曰素秋。(见《礼记·月令》)
(5)露凝:露水凝结为霜。
(6)游氛:飘游的云气。
(7)肃景:秋景。《汉书·礼乐志》:“秋气肃杀。”
(8)澈:清澈,明净。
(9)陵:大土山。
(10)岑:小而高的山。
(11)逸峰:姿态超迈的奇峰。
(12)遥瞻:远望。
(13)开:开放。
(14)耀:耀眼;增辉。
(15)冠岩列:在山岩的高处排列成行。
(16)贞秀姿:坚贞秀美的姿态。
(17)卓:直立。此处有独立不群意。
(18)霜下杰:谓松菊坚贞,不畏霜寒。
(19)衔觞:指饮酒。
(20)幽人:指古代的隐士。
(21)抚尔诀:坚守你们的节操。抚:保持。尔:你们。诀:法则,原则,引伸为节操。
(22)检素:检点素志;回顾本心。
(23)展:施展。
(24)厌厌:精神不振的样子。
(25)竟:终。
(26)良月:指十月。《左传·庄公十六年):“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焉。’”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陶渊明的诗
相关推荐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
枕上见千里,窗中窥万室。
悠悠长路人,暧暧远郊日。
惆怅极浦外,迢递孤烟出。
能赋属上才,思归同下秩。
故乡不可见,云水空如一。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
化塔屹中起,孤高宜上跻。
铁冠雄赏眺,金界宠招携。
空色在轩户,边声连鼓鼙。
天寒万里北,地豁九州西。
清兴揖才彦,峻风和端倪。
始知阳春后,具物皆筌蹄。
和经父寄张缋二首·其二
半通官职万人才,卷蓄经纶未得开。
鸾凤托巢虽枳棘,神仙定籍已蓬莱。
但存漆室葵心在,莫学荆山玉泪哀。
倚伏万端宁有定,塞翁失马尚归来。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六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和豫章公黄梅二首·其二
色轻花更艳,体弱香自永。
玉质金作裳,山明风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