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魏晋〕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作品简介

《和郭主簿二首》是晋宋时期大诗人陶渊明的组诗作品。这是第二首诗,作于秋季,诗中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古代幽人的企慕,既表现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也衬托出诗人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全诗格调卓奇豪放。

翻译注释

翻译

雨水调顺整春季,秋来清凉风萧瑟。

露珠凝聚无云气,天高肃爽景清澈。

秀逸山峰高耸立,远眺益觉皆奇绝。

芳菊开处林增辉,岩上青松排成列。

松菊坚贞秀美姿,霜中挺立真豪杰。

含杯思念贤隐士,千百年来守高节。

顾我素志未施展,闷闷空负秋十月。

注释

(1)和泽:雨水和顺。

(2)周:遍。

(3)三春:春季三个月。

(4)素秋:秋季。素:白。古人以五色配五方,西尚白;秋行于西,故曰素秋。(见《礼记·月令》)

(5)露凝:露水凝结为霜。

(6)游氛:飘游的云气。

(7)肃景:秋景。《汉书·礼乐志》:“秋气肃杀。”

(8)澈:清澈,明净。

(9)陵:大土山。

(10)岑:小而高的山。

(11)逸峰:姿态超迈的奇峰。

(12)遥瞻:远望。

(13)开:开放。

(14)耀:耀眼;增辉。

(15)冠岩列:在山岩的高处排列成行。

(16)贞秀姿:坚贞秀美的姿态。

(17)卓:直立。此处有独立不群意。

(18)霜下杰:谓松菊坚贞,不畏霜寒。

(19)衔觞:指饮酒。

(20)幽人:指古代的隐士。

(21)抚尔诀:坚守你们的节操。抚:保持。尔:你们。诀:法则,原则,引伸为节操。

(22)检素:检点素志;回顾本心。

(23)展:施展。

(24)厌厌:精神不振的样子。

(25)竟:终。

(26)良月:指十月。《左传·庄公十六年):“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焉。’”

全文拼音版

guōzhǔ簿èrshǒu··èr
zhōusānchūnqīngliángqiūjié
níngyóufēntiāngāojǐngchè
língcénsǒngfēngyáozhānjiējué
fāngkāilín耀yàoqīngsōngguànyánliè
怀huáizhēnxiù姿zhuōwéishuāngxiàjié
xiánshāngniànyōurénqiānzǎiěrjué
jiǎnhuòzhǎnyànyànjìngliángyuè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著名诗人、辞赋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躬耕田园。其诗风清新自然,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等,展现了对自由、淳朴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成为中国文化中高洁品格的象征。

陶渊明的诗

相关推荐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宋代〕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唐代〕王维

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

枕上见千里,窗中窥万室。

悠悠长路人,暧暧远郊日。

惆怅极浦外,迢递孤烟出。

能赋属上才,思归同下秩。

故乡不可见,云水空如一。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宋代〕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