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是南宋诗人姜夔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点明时在除夕,是冬去春来,雪半消、草发芽的季节;次句写远景;三句转写眼前,轻疾的小舟,路过高洁、清雅、傲气的梅花和竹林,自有一种乐趣;末句把诗人的得意之情巧妙地暗喻出来。此诗极具萧散简远之神,格调谐婉高秀,一派诗情画意。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一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绍熙二年(1191)冬,姜夔告别石湖别墅,除夕之夜乘舟归苕溪。落拓游子漂无定所,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姜夔心中始终怀着深深的落寞和孤寂,表面的热闹消隐后这种心境更无处遁形。 归途中,诗人不禁心绪如潮,写下了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早春时节,地上的积雪还消融未尽,细嫩的青草已从沙土中悄悄探出头;吴地烟水迢迢,弥漫千里,隐隐透着清冷之气。
虽然深藏竹林的梅花无人欣赏,但它那沁人心脾的清芬却随着夜中的春风,一路飘过了石桥。
注释
(1)草:夏校本、陆本、许本并作“草”,吟稿本作“柳”。庾信《荡子赋》:“细草横阶随意生。”
(2)吴宫:苏州有春秋时代吴国宫殿的遗址。
(3)迢迢:遥远的样子。杜牧《寄扬州韩判官》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姜夔的诗
相关推荐
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
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
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
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
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
除夜太原寒甚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除夜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除夜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雪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
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
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
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我昔实愚惷,不能降色辞。
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
桑榆傥可收,愿寄相思字。
除夜寄弟妹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二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除夜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