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薛涛

〔唐代〕元稹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作品简介

《寄赠薛涛》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先说薛涛为山川名秀所生,同时又以卓文君类比;后言其极具文才、诗才,擅长文词的人都纷纷搁笔,公侯们也都自愧弗如,最后更是寄寓了很深的缅怀之情。此诗就思想性而言,无甚可取。但全篇一气贯下,浑然成章,是才子佳人相赠的得意之笔。

创作背景

元和四年(809)三月,元稹授监察御史,出使东川。这一年他年方三十,妻子韦氏尚未去世。元稹到了东川,便与当时有名的女诗人薛涛一见钟情,卿卿我我走到一处。若《全唐诗话》所云可信,则《寄赠薛涛》此诗当作于长庆元年(821),因元稹任翰林学士,仅于此年有过一次。

翻译注释

翻译

锦江滑腻峨眉山秀丽,变幻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女。

言语巧妙好像偷得了鹦鹉的舌头,文章华丽好像分得了凤凰的羽毛。

擅长文词的人都纷纷停下了自己的笔,公侯们个个想像王浚梦刀升迁那样离开那里。

分别后远隔烟水无限思念,这思念就像庭院里菖蒲花开那样盛,像天上祥云那样高。

注释

(1)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

(2)滑腻:平滑细腻。

(3)眉秀: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此均用以泛指蜀地。

(4)幻出:化出,生出。

(5)文君:卓文君,西汉人,美而多才。慕司马相如之才,与之私奔,为千古之风流佳话的主人公。

(6)巧偷鹦鹉舌:比喻言辞锋利善辩。鹦鹉在古代被认为是善言之鸟。

(7)凤凰毛:比文采斑斓。

(8)纷纷:众多貌。

(9)辞客:文人,诗人。

(10)停笔:谓文士们多因自感才学不及薛涛而搁笔。

(11)梦刀:梦见刀州,即想到蜀地为官。用晋王濬梦见头上悬刀而迁益州刺史典故,参见前李远《送人入蜀》注。句谓薛涛在蜀,公卿们都想到蜀地做官,以便能结识亲近她。

(12)烟水:泛指风烟山水。

(13)菖蒲:草名,有香气,生于水边。

(14)五云:祥云,瑞云。旧以为仙子居处。

全文拼音版

zèngxuētāo
jǐnjiānghuáéméixiùhuànchūwénjūnxuētāo
yánqiǎotōuyīngshéwénzhāngfēnfènghuángmáo
fēnfēnduōtínggōngqīngmèngdāo
biéhòuxiāngyānshuǐchānghuāyúngāo

作者介绍

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河南洛阳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同倡“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反映现实。其诗题材广泛,代表作《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深情隽永,《遣悲怀》三首悼亡诗感人至深。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后卒于武昌节度使任上。诗风既有时事讽喻的犀利,又有言情悼亡的缠绵,传奇《莺莺传》更开创才子佳人小说模式,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元稹的诗

相关推荐

寄远十一首·其七

〔唐代〕李白

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

一日望花光,往来成白道。

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

秋草秋蛾飞,相思愁落晖。

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

寄韩潮州愈

〔唐代〕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寄左省杜拾遗

〔唐代〕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寄校书七兄

〔唐代〕李冶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

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

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

寄赞上人

〔唐代〕杜甫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寄上张参政

〔宋代〕姜夔

姑苏台下梅花树,应为调羹故早开。

燕寝休夸香雾重,鸳行却望衮衣来。

前时甲第仍垂柳,今度沙堤已种槐。

应念无枝夜飞鹊,月寒风劲羽毛摧。

寄弟

〔明代〕徐熥

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寄语莺声休便老,天涯犹有未归人。

寄高令

〔宋代〕苏轼

满地春风扫落花,几番曾醉长官衙。

诗成锦绣开胸臆,论极冰霜绕齿牙。

别后与谁同把酒,客中无日不思家。

田园知有儿孙委,早晚扁舟到海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