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三首·其三》是组诗的终章,以暮秋农村全景图完成对农民命运的终极观照。前八句铺陈"蒺藜古道""寒绿陂水"的荒寂景象,以"收获竟"点明农时;"风高霜重"的萧瑟中,"榆柳疏"与"梨枣熟"构成生命韧性的隐喻。后四句聚焦"田翁"形象:其"笑相念"的淳朴与"慎原陆"的谨慎形成张力,"无厌饘粥"的知足语,实为对前两篇"尽输税""遭鞭扑"的苦涩回应。全诗以冷峻笔法,在自然时序与人性温情的交织中,展现中唐农民"幸少丰"背后的深层悲剧。
田家三首·其三
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
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
今年幸少丰,无厌饘与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田家三首》这组诗创作的具体年月待考。从内容看,此诗当作于永州时期,因为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被贬永州后,才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下层,写出农民遭受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痛苦。也有人认为这三首诗是柳宗元到柳州时在农民家里投宿后所写的。
翻译注释
翻译
路上蒺藜满眼生,弯曲缠绕古城壁。
蓼花覆盖塘堤岸,池中之水更清绿。
此时秋收已完毕,樵夫牧童日暮归。
寒风劲吹柳叶稀,霜下梨枣已透熟。
行路之人迷归路,野鸟竞相寻归宿。
田家老人笑留我,黑夜原孤独谨慎。
幸亏今年收成好,不用担心没得粥。
注释
(1)饶:盛多。
(2)曲:角落。
(3)蓼花: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水边或湿地。
(4)被:遮盖。
(5)绿:一作“渌”,澄清。
(6)行人:指诗人自己。
(7)念:关心。
(8)原陆:高而平的地面。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柳宗元的诗
相关推荐
田家
数亩低田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阴拂暑风光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田园乐七首·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田家行
草茫茫,水汩汩。上田芜,下田没。
中田有禾穗不长,狼藉只供凫雁粮。
雨中摘归半生湿,新妇舂炊儿夜泣。
田家三首·其二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田园乐七首·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田家春望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
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
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世人学舞只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田南树园激流植援
樵隐俱在山,由来事不同。
不同非一事,养疴丘园中。
中园屏氛杂,清旷招远风。
卜室倚北阜,启扉面南江。
激涧代汲井,插槿当列墉。
群木既罗户,众山亦当窗。
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峰。
寡欲不期劳,即事罕人功。
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
赏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
田家语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
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
盛夏流潦多,白水高于屋。
水既害我菽,蝗又食我粟。
前月诏书来,生齿复板录。
三丁籍一壮,恶使操弓韣。
州符今又严,老吏持鞭朴。
搜索稚与艾,唯存跛无目。
田闾敢怨嗟,父子各悲哭。
南亩焉可事?买箭卖牛犊。
愁气变久雨,铛缶空无粥。
盲跛不能耕,死亡在迟速。
我闻诚所惭,徒尔叨君禄。
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