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江华长老

〔唐代〕柳宗元

老僧道机熟,默语心皆寂。

去岁别舂陵,沿流此投迹。

室空无侍者,巾屦唯挂壁。

一饭不愿馀,跏趺便终夕。

风窗疏竹响,露井寒松滴。

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老僧道机熟,默语心皆寂。

老和尚精通释氏道义,整天默默不语而心神宁静。

去岁别舂陵,沿流此投迹。

据说是去年离开舂陵,沿着潇水投奔零陵。

室空无侍者,巾屦唯挂壁。

居室简陋没有侍者,只有毛巾鞋子挂在壁屛。

一饭不愿馀,跏趺便终夕。

用餐时一粒饭都不肯剩存,饭后盘腿而坐直至太阳西沉。

风窗疏竹响,露井寒松滴。

窗外风吹稀疏的竹枝沙沙作响,井边的老松上清露泠泠。

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

适合的地方就是安居的场所,庭院青悠悠芳草芬馨。

注释

(1)长老:对寺庙住持或德高年长之僧的尊称。

(2)机:关键、要点。

(3)舂陵:地名,在今湖南宁远县柏家坪。

(4)屦: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5)跏趺:佛教徒结跏趺坐的略称,双足交迭而坐,是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

(6)偶:谐合。

赠江华长老拼音版

zèngjiānghuázhǎnglǎo
lǎosēngdàoshúxīnjiē
suìbiéchōnglíng沿yánliútóu
shìkōngshìzhějīnwéiguà
fànyuànjiā便biànzhōng
fēngchuāngshūzhúxiǎngjǐnghánsōng
ǒuānmǎntíngfāngcǎo

作品简介

《赠江华长老》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一个由舂陵移居永州的老僧人简朴的生活。全诗可分三节,前四句为第一节,概括介绍老和尚的内外特点;中四句为第二节,反映了老和尚节俭的生活;后四行为第三节,写庭院环境,衬托老和尚不凡的修养。此诗的主要特点是运用白描手法和衬托手法刻画出一位生活简朴、清静无为的高僧形象。

创作背景

此诗是柳宗元写给一位江华籍老和尚的赠诗。此诗作于柳宗元贬谪永州时期(805—815年)。江华籍老和尚是写此诗前一年才由舂陵移居永州的。此诗应是诗人住龙兴寺时,出入寺庙观察有感后而写的。

柳宗元写诗赠与既非亲故、又无深交的一般僧侣,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柳宗元其人信仰佛教,他生长在具有习佛传统的家庭。中唐时期佞佛一时成为朝野的风气,被贬地永州,靠近禅宗活动中心法照盛地衡山;被贬时湖南禅宗也正是兴盛之时,加之诗人多年居住在寺庙,被贬后心灵需要慰藉,感情也需寄托。在这样的家庭、社会、居住环境以及心理需求下,很自然地就与佛教相濡以沫,水乳交融了。他热情而诚挚地研究与宣扬佛学,以至成为中国士大夫佛教信徒的一种典型,代表了一代文人佛教理解的理论高度。习佛成为他南荒“系囚” 生活生命的一部分。有关情节在《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中有具体的描述——“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柳宗元关注佛门僧侣便是情理中的事情。其二是长老崇佛达到了诗人心中的理想的境界:心无旁鹜,对物欲无所求,对佛理道义则孜孜以求,永不满足。这大概正是初贬永州的柳宗元,为打发无聊慰藉寂寞所想达到的境界。因此,他写下了这首敬慕僧侣的诗作。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同列“唐宋八大家”。其文峭拔峻洁,寓言、山水游记尤佳,代表作《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揭露时弊,寄寓孤愤。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永州、柳州,故又称“柳柳州”。诗亦清峻,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其哲学著作《天说》等体现唯物主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柳宗元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赠裴十四

〔唐代〕李白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赠刘司户蕡

〔唐代〕李商隐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唐代〕李商隐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鸊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赠李辅圣

〔宋代〕黄庭坚

交盖相逢水急流,八年今复会荆州。

已回青眼追鸿翼,肯使黄尘没马头。

旧管新收几妆镜,流行坎止一虚舟。

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研管弦成古丘。

赠王粲

〔两汉〕曹植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

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

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

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

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

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

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赠南岳僧

〔唐代〕李远

曾住衡阳岳寺边,门开江水与云连。

数州城郭藏寒树,一片风帆著远天。

猿啸不离行道处,客来皆到卧床前。

今朝惆怅红尘里,惟忆闲陪尽日眠。

赠新平少年

〔唐代〕李白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

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

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而我竟何为?寒苦坐相仍。

长风入短袂,内手如怀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

摧残槛中虎,羁绁韝上鹰。

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赠王威古

〔唐代〕崔颢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

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

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

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