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阳过杜挺之遂约同入汴》是梅尧臣将禅意与诗境融合的七言律诗。首联以“沧海泻玉”的瑰奇想象统摄乾坤,在“牛斗傍边”的宇宙视角下定位客途;颔联妙用“维摩病”(《维摩诘经》)与“王子舟”(《世说新语》雪夜访戴)典故,构建超然物外的精神同盟。颈联“汀沙沮洳”“山日曈曚”以工笔绘出江淮曙色,尾联“吹紫”(指吹笛)的约定在春柳初萌间定格为永恒诗境,展现宋诗“以才学为诗”却清新自然的审美特质。
历阳过杜挺之遂约同入汴
沧海泻玉自外天,牛斗傍边客正回。
人说维摩居士病,我同王子雪舟来。
汀沙沮洳潮新落,山日曈曚雾始开。
去约河堤春柳动,与君吹紫步徘徊。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历阳过杜挺之遂约同入汴》此诗作于庆历四年(1044年)春,梅尧臣自宣城赴汴京途经历阳(今安徽和县),与友人杜挺之(杜植)相约同行。时值新政失败后文人集团离散之际,“维摩病”既写实景(杜氏抱恙),亦暗喻士大夫的政治倦怠;“王子雪舟”则彰显超越党争的友谊。诗中“潮落雾开”的黎明意象,暗含对朝局转机的期待,在个人纪行中寄寓着庆历士人的集体精神轨迹。
翻译注释
翻译
大海像倾洒的美玉,从天外奔流而来,斗牛星旁边,旅人正好归来。
人们都说维摩居士正患病,我便同王子一般,乘着雪舟前来探望。
水边平地的低湿地带,潮水刚退留下青苍的痕迹;山间的太阳朦胧初升,晨雾刚刚散开。
且定下约定,等到河堤上的春柳抽出新绿,我要和你一起,在紫色的烟霞中漫步徘徊。
注释
(1)牛斗:指牛宿和斗宿。
(2)维摩:维摩诘的省称。
(3)沮洳:低湿之地。
(4)曈曚:初日渐明貌。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梦江南·楼上寝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
石路枉回驾,山家谁候门。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
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南园十三首·其八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
鹧鸪天·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生查子·旅夜
薄醉不成乡,转觉春寒重。枕席有谁同?夜夜和愁共。
梦好恰如真,事往翻如梦。起立悄无言,残月生西弄。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惜秋华·七夕
露罥蛛丝,小楼阴堕月,秋惊华鬓。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相逢,纵相疏、胜却巫阳无准。
何处动凉讯。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银河万古秋声,但望中、婺星清润。轻俊。度金针、漫牵方寸。
春雨吟
春雨细如丝,如丝霢霂时。
如何一霶霈,万物尽熙熙。
题云际寺上方
松高萝蔓轻,中有石床平。
下界水长急,上方灯自明。
空门不易启,初地本无程。
回步忽山尽,万缘从此生。
感遇四首·其四
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
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
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
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