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关雎

〔先秦〕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作品简介

《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这是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首章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全诗情文并茂,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章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创作背景

《周南·关雎》此诗收录于周代采诗官编纂的《诗经·周南》,约形成于西周初期(前11世纪)。"关雎"为水鸟名,象征配偶忠贞;"荇菜"是祭祀用藻类,暗示婚恋与宗法结合。汉代《毛诗序》认为此诗赞美"后妃之德",现代学者多视为民间恋歌。作为中华文明最早的情感教育范本,其"窈窕淑女"的理想形象影响了东亚文化圈,日本《万叶集》首篇《雄略天皇御制歌》即受此诗启发。

翻译注释

翻译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

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亲爱。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拔它。美丽贤淑的女子,鸣钟击鼓取悦她。

注释

(1)周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一篇。它的产生地大约北起洛阳、南到江汉流域。

(2)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3)雎鸠: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4)河:黄河的专称。《诗经》中的河均指黄河。

(5)洲:水中的陆地。

(6)窈窕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7)好逑: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8)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9)荇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10)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11)寤寐: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12)思服:思念。服,想。《毛传》:“服,思之也。”

(13)悠哉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14)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15)采:摘取。

(16)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17)芼:择取,挑选。

(18)钟鼓乐之:用敲钟击鼓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之,指所思念的女子。

全文拼音版

zhōunán··guān
guānguānjiūzàizhīzhōuyǎotiǎoshūjūnhǎoqiú
cēnxìngcàizuǒyòuliúzhīyǎotiǎoshūmèiqiúzhī
qiúzhīmèiyōuzāiyōuzāizhǎnzhuǎnfǎn
cēnxìngcàizuǒyòucǎizhīyǎotiǎoshūqínyǒuzhī
cēnxìngcàizuǒyòumàozhīyǎotiǎoshūzhōngzhī

相关推荐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野望

〔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