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中列远岫

〔唐代〕白居易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

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

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空。

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

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

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

作品简介

《窗中列远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前两句总写从谢朓楼的窗户中所看到的自然美景。中间六句详细描写了远山的美丽景色。最后四句写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感受,还写了登谢朓北楼的感受。这首诗语言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

创作背景

唐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在哥哥白幼文和任宣州溧水县令的叔叔白季康的介绍下,参加了宣歙观察使崔衍举行的乡贡考试,应试中正是这首五言排律《窗中列远岫诗》和另一首《宣州试射中正鹄赋》,以横溢的才华赢得了崔衍的赏识,白居易和另一个秀才侯权一起,被推举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所以《窗中列远岫》这首诗是应试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天气平静秋山多么美好,早晨开窗便与翠绿接通。

遥望峰峦幽远令人喜爱,近处竹枝葳蕤未能遮蒙。

看那万点幽深如同虚室,瞧那千重碧绿叠上远空。

绿色列满檐前凝聚秀气,绿色映入竹间更助清风。

碧绿招人爱于开帘之后,景色最鲜明在反照之中。

谢眺的郡斋到今天还在,开窗望与古时完全相同。

注释

(1)岫:山峰。《尔雅》:“山有穴曰岫。”

(2)天静:澄静、宁静的天空。

(3)晓翠:知道、懂得的意思,作动词用。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名曰“晓翠堂”,为元妃省亲期间所用,上题“桐剪秋风”匾额。

(4)窈窕:指深远貌。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窈窕以寻壑。”

(5)朦胧:看不分明,不清楚。这里是指一种美的境界。

(6)当:作动词用,面对着。

(7)虚室:空室。 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8)叠远空:其翠通不隔音,见系重并叠远空。

(9)列檐:排列的廊檐。檐,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

(10)攒:积聚。

(11)清风:徐徐吹来之风。

(12)反照:山光之明最宜昏中返照。

(13)宣城郡斋:指谢朓北楼。

全文拼音版

chuāngzhōnglièyuǎnxiù
tiānjìngqiūshānhǎochuāngkāixiǎocuìtōng
yáoliánfēngyǎotiǎozhúménglóng
wàndiǎndāngshìqiānzhòngdiéyuǎnkōng
lièyánzǎnxiùyuánzhùqīngfēng
àixīnqínghòumíngfǎnzhàozhōng
xuānchéngjùnzhāizàiwàngshítóng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汉寿城春望

〔唐代〕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早春

〔元代〕赵孟頫

溪上春无赖,清晨坐水亭。

草芽随意绿,柳眼向人青。

初日收浓雾,微波乱小星。

谁歌采苹曲,愁绝不堪听。

灞上秋居

〔唐代〕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

泛太湖书事寄微之

〔唐代〕白居易

烟渚云帆处处通,飘然舟似入虚空。

玉杯浅酌巡初匝,金管徐吹曲未终。

黄夹缬林寒有叶,碧琉璃水净无风。

避旗飞鹭翩翻白,惊鼓跳鱼拔剌红。

涧雪压多松偃蹇,岩泉滴久石玲珑。

书为故事留湖上,吟作新诗寄浙东。

军府威容从道盛,江山气色定知同。

报君一事君应羡,五宿澄波皓月中。

闻子瞻重游南山

〔宋代〕苏辙

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

谷鸟鸣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

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

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

反招隐诗

〔魏晋〕王康琚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

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

今虽盛明世,能无中林士。

放神青云外,绝迹穷山里。

鹍鸡先晨鸣,哀风迎夜起。

凝霜凋朱颜,寒泉伤玉趾。

周才信众人,偏智任诸己。

推分得天和,矫性失至理。

归来安所期,与物齐终始。

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

〔宋代〕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