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堂》是明代诗人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在白云堂看到的景物,刻划出古寺的清冷幽深,也写出作者的寂寥心境。这首诗的前几句都在写景,但作者“青鞋时过明月中”的情趣却融化在所描写的景物中,“迁客从来甘寂寞”正是诗人心境的自然流露。
白云堂
白云僧舍市桥东,别院回廊小径通。
岁古檐松存独干,春还庭竹发新丛。
晴窗暗映群峰雪,清梵长飘高阁风。
迁客从来甘寂寞,青鞋时过月明中。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白云笼罩的僧舍在市镇小桥的东边,别院和曲折的走廊有小径通联。
房檐下千年古松还保存着树干,春天来时庭院的竹子发出新枝。
天气晴朗窗纸上隐约映出山峰积雪,清亮的颂经声随风在高阁上飘荡。
被贬谪的人从来都很寂寞,时常穿着青布鞋徘徊在月色中。
注释
(1)岁古:时间很长。
(2)迁客:被流放的人,迁,流放,放逐。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怒而迁之。”唐朝柳宗元《封建论》:“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守仁的诗
相关推荐
白下驿饯唐少府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淒淒复淒淒,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白鼋涡
南山之瀑水兮,激石滈瀑似雷惊。
人相对兮,不闻语声。
翻涡跳沫兮苍苔湿,藓老且厚,春草为之不生。
兽不敢惊动,鸟不敢飞鸣。
白鼋涡涛戏濑兮,委身以纵横。
王人之仁兮,不网不钓,得遂性以生成。
白日歌
白日白日,舒天昭晖。
数穷则尽,盛满则衰。
白纻辞三首·其二
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
垂罗舞縠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
子夜吴歌动君心。动君心,冀君赏。
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白洋潮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白马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
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白发吟
一茎两茎初似丝,不妨惊度少年时。
几人乱世得及此,今我满头何足悲。
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
家山苍翠万馀尺,藜杖楮冠输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