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秋风清》明代李攀龙所著,是一首抒写思乡的小令。上片起首三句,月明风清,秋色宜人,栏杆外梧桐叶被秋风吹动,发出阵阵轻响。下片,户外近景,传入耳中的是台阶旁蟋蟀的悲鸣,夜间寂静,树上栖息的鸟儿见月光而惊飞。仰首望天,映入眼帘的是大雁成行,横于天际。全词把极寻常的思乡之情,写得含蓄蕴藉,曲折动人,移情于景,借各种具体可感的意象把无形的思乡曲曲传出,文心细密,动人心弦。
长相思·秋风清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
砌蛩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月明风清,秋色宜人,栏杆外梧桐叶被秋风吹动,发出阵阵轻响。睹景伤情,不禁悲从中来,辗转反侧,归梦难成。
台阶旁蟋蟀的悲鸣,夜间寂静,树上栖息的鸟儿见月光而惊飞。仰首望天,映入眼帘的是大雁成行,横于天际。北雁南归,更使羁旅他乡的游子倍增伤感。
注释
(1)槛:栏杆。
(2)砌蛩:台阶旁的蟋蟀。蛩,蟋蟀
(3)塞雁:秋天雁从塞上飞回,故称。
全文拼音版
长相思·秋风清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
砌蛩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作者介绍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山东历城(今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与王世贞并称"王李",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倡导复古文风。其诗模拟盛唐,尤工七律,《登黄榆马陵诸山》《送皇甫别驾往开州》等雄浑豪放。编选《古今诗删》体现其文学主张。著有《沧溟集》,虽创作有拟古之弊,但在明代文坛影响极大,引领了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风尚。
李攀龙的诗
相关推荐
长相思·花似伊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长相思·惜梅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长相思·游西湖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长相思·云一緺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雨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长相思·村姑儿
村姑儿,红袖衣,初发黄梅插秧时,双双女伴随。
长歌诗,短歌诗,歌里真情恨别离,休言伊不知。
长相思·面苍然
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直钱,官闲常昼眠。
画凌烟,上甘泉。自古功名属少年,知心惟杜鹃。
长相思·云千重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
头未童,耳未聋,得酒犹能双脸红。一尊谁与同。
长相思·花深深
花深深,柳阴阴。度柳穿花觅信音,君心负妾心。
怨鸣琴,恨孤衾。钿誓钗盟何处寻?当初谁料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