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秋风清

〔明代〕李攀龙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

砌蛩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作品简介

《长相思·秋风清》明代李攀龙所著,是一首抒写思乡的小令。上片起首三句,月明风清,秋色宜人,栏杆外梧桐叶被秋风吹动,发出阵阵轻响。下片,户外近景,传入耳中的是台阶旁蟋蟀的悲鸣,夜间寂静,树上栖息的鸟儿见月光而惊飞。仰首望天,映入眼帘的是大雁成行,横于天际。全词把极寻常的思乡之情,写得含蓄蕴藉,曲折动人,移情于景,借各种具体可感的意象把无形的思乡曲曲传出,文心细密,动人心弦。

翻译注释

翻译

月明风清,秋色宜人,栏杆外梧桐叶被秋风吹动,发出阵阵轻响。睹景伤情,不禁悲从中来,辗转反侧,归梦难成。

台阶旁蟋蟀的悲鸣,夜间寂静,树上栖息的鸟儿见月光而惊飞。仰首望天,映入眼帘的是大雁成行,横于天际。北雁南归,更使羁旅他乡的游子倍增伤感。

注释

(1)槛:栏杆。

(2)砌蛩:台阶旁的蟋蟀。蛩,蟋蟀

(3)塞雁:秋天雁从塞上飞回,故称。

全文拼音版

zhǎngxiāng··qiūfēngqīng
qiūfēngqīngqiūyuèmíngtóngkǎnwàishēngnánjiàoguīmèngchéng
qióngmíngshùniǎojīngsāiyànxíngxíngtiānhéngpiānshāngqíng

作者介绍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山东历城(今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与王世贞并称"王李",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倡导复古文风。其诗模拟盛唐,尤工七律,《登黄榆马陵诸山》《送皇甫别驾往开州》等雄浑豪放。编选《古今诗删》体现其文学主张。著有《沧溟集》,虽创作有拟古之弊,但在明代文坛影响极大,引领了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风尚。

李攀龙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