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区寄传

〔唐代〕柳宗元

柳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自毁齿以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不足,则取他室,束缚钳梏之,至有须鬣者,力不胜,皆屈为僮。当道相贼杀以为俗。幸得壮大,则缚取幺弱者,汉官因以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问。以是越中户口滋耗,少得自脱。惟童区寄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桂部从事杜周士为余言之。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 ,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作品简介

《童区寄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传记文学作品,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儿童区寄被两个强盗劫持后,凭着自己的勇敢机智,终于手刃二盗,保全了自己。作者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刻画出一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而又纯朴憨厚的少年英雄形象。

创作背景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王叔文集团倡导的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因此而遭贬。永贞元年九月,先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在赴任途中再加贬永州司马。柳宗元在永州一直生活到元和十年(815年)。接着回京,但不久又被贬到柳州,又是四年的贬官生活。一般认为这篇文章创作于贬官柳州时期,而何书置和陈景云则认为此文作于永州。在永州、柳州的十多年里,柳宗元生活环境恶劣,亲朋好友离散,四处求援无门,身体状况下降,精神世界痛苦。他创作这篇《童区寄传》,是为穷孩子立传,为下层人民呐喊。

翻译注释

翻译

柳先生说:越地的人寡恩薄情,无论生男生女,都把他们当作货物一般看待。孩子七八岁以后,父母就为贪图钱财而把他们卖掉。如获得的钱财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便去偷他人的子女。得手后就用铁箍套颈,木铐铐手,以防逃跑,甚至有的成年人因敌不过束缚者也被逼为奴仆。当时在大路上互相残杀已习染成风,有幸而能长得强壮高大的人就去绑架那些力小体弱的人。汉族官吏则利用这种恶习为自己谋利,只要能得到僮仆,他们就放纵而不加追究。因此,越地人口减少,很少有人能逃脱作僮仆的悲惨命运。只有区寄,以十一岁的小小年纪却战胜了绑架他的强盗,这也算够奇特的了。桂州都督从事杜周士对我讲了这件事。

儿童区寄,是郴州地区打柴放牛的孩子。一天,他正一边放牛一边打柴,有两个蛮横的强盗把他绑架了,反背着手捆起来,用布蒙住他的嘴,离开本乡四十多里地,想到集市上把他卖掉。区寄装着小孩儿似的哭哭啼啼,害怕得发抖,做出一副孩子常有的胆小的样子。强盗并不把他放在心上,相对喝酒,喝醉了。其中一个强盗离开前去集市谈买卖孩子的生意,另一个躺下来,把刀插在路上。区寄暗暗看他睡着了,就把捆绑自己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动,绳子断了;便拿起刀杀死了那个强盗。

区寄逃出去没多远,那个上集市谈买卖的强盗回来了,抓住区寄,非常惊恐,打算要杀掉他。区寄急忙说:“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他不好好待我,主子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并好好待我,无论怎么样都可以。”

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死这个奴仆,哪里比得上把他卖掉呢?与其卖掉他后两个人分钱,哪里比得上我一个人独吞呢?幸亏杀掉了他,好极了!”

随即埋藏了那个强盗的尸体,带着区寄到集市中窝藏强盗的主人那里。他越发把区寄捆绑得结实。到了半夜,区寄自己转过身来,把捆绑的绳子就着炉火烧断了,虽然烧伤了手也不怕;又拿过刀来杀掉了做买卖的强盗。然后大声呼喊,整个集市都惊动了。区寄说:“我是姓区人家的孩子,不该做奴仆。两个强盗绑架了我,幸好我把他们都杀了,我愿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集镇的差吏把这件事报告了州官。州官又报告给府官。府官召见了区寄,年幼老实罢了。刺史颜证认为他与众不同,便留他做小吏,区寄不愿意。刺史于是送给他衣裳,派官吏护送他回到家乡。

乡里干抢劫勾当的强盗,都斜着眼睛不敢正视区寄,没有哪一个敢经过他的家门,都说:“这个孩子比秦武阳小两岁,却杀死了两个强贼,怎么可以靠近他呢?”

注释

(1)童:儿童。

(2)区寄:姓区名寄。

(3)越人:古代指岭南一带的少数民族。

(4)恩:慈爱。

(5)货视之:把他们当作货物一样看待。

(6)毁齿:指换去乳牙。儿童至七八岁乳牙脱落,换生恒牙。

(7)鬻卖:出卖。

(8)觊:希图,贪图。

(9)他室:人家的孩子。

(10)钳梏:用铁箍套颈,用木铐铐手。

(11)至有须鬣者:甚至有因拘禁年久而长了胡须的成年人。鬣,髭须。

(12)力不胜:体力支持不住。

(13)僮:仆人。

(14)当道:在大路上,指明火执仗。

(15)贼杀:伤害残杀。

(16)幸:侥幸。

(17)幺:幼小的儿童。

(18)汉官:唐王朝派往少数民族地区的官吏。

(19)因以为己利:借此为自己谋利。

(20)苟:如果。

(21)恣所为:放任他们胡作非为。恣,听任,放纵。

(22)滋耗:增加消耗,指死亡人数增多,人口减少。滋,加多。

(23)少得自脱:很少有人能逃脱被劫持被杀害的命运。

(24)以十一岁胜:以只有十一岁的小小年纪就战胜了绑架他的强盗。

(25)斯:这。

(26)桂部:唐高宗永徽以后分岭南道为广州、桂州、容州、邕州、交州五都督府,统称“岭南五管”。桂部是五管之一,故又称桂管,即桂州都督府。

(27)从事:官名,州都地方长官的副手。

(28)郴州:今属湖南。一作“柳州”。陈景云《柳集点勘》经过考证,认为“‘郴’当从《文苑》作‘柳’”,并认为区寄的故事是柳宗元在永州听杜周士说的。

(29)荛牧儿:打柴放牧的孩子。荛,打柴。

(30)行牧且荛:一面放牧,一面打柴。行,从事。且,连词。

(31)豪贼:强盗。豪,强横;贼,古代时指强盗。

(32)反接:反背着手捆起来。

(33)布囊其口:用布捂住他的嘴。囊,口袋,这里做动词用意为捂住。

(34)虚:通“墟” ,集市。

(35)伪:假装。

(36)恐栗:恐惧发抖。栗,发抖。

(37)为儿恒状:做出小孩常有的那种样子。恒状,常有的情态。

(38)易:意动用法,轻视,不在意。

(39)为市:去做人口买卖,谈生意,指寻找买主。

(40)植刃道上:把刀插在路上。

(41)微伺:暗地等候。微,偷偷地。伺,窥察。

(42)以缚背刃:把捆他的绳子靠在刀刃上。

(43)力上下:用力上下来回磨。

(44)绝:断。

(45)遽:急忙。

(46)郎:当时奴仆称主人为郎。

(47)孰若:何如,哪里比得上。

(48)不我恩:不好好对待我。

(49)郎诚见完与恩: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并好好待我。完,保全。

(50)良久:很久。

(51)计:盘算。

(52)专:独自占有。

(53)主人:指墟所窝藏豪贼的人家。

(54)即:靠近。

(55)疮:通“创”,这里指烧伤。

(56)惮:害怕。

(57)大号:大声呼叫,哭叫。

(58)愿以闻于官:希望把这件事报告给官府。

(59)虚吏:管理集市的官吏。

(60)白州:白,报告。州,指州官。

(61)大府:指州的上级官府。大,通“太”。

(62)幼愿:年幼而老实,愿,老实。

(63)刺史:州的行政长官。

(64)颜证:唐代大臣和书法家颜真卿的从侄,曾任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

(65)衣裳: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

(66)护还之乡:护送他回乡。之,代区寄。

(67)行劫缚者:专干绑架,抢东西的人。

(68)侧目:不敢正视,形容畏惧。

(69)秦武阳:战国时燕国的少年勇士,他十三岁时就能杀强暴的人。

(70)讨杀:杀。讨,讨伐。

全文拼音版

tóngōuzhuàn
liǔxiānshēngyuēyuèrénshǎoēnshēngnánhuòshìzhīhuǐ齿chǐshàngxiōngmàishìshùqiánzhīzhìyǒulièzhěshèngjiēwéitóngdāngdàoxiāngzéishāwéixìngzhuàngyāoruòzhěhànguānyīnwéigǒutóngsuǒwéiwènshìyuèzhōngkǒuhàoshǎotuōwéitóngōushísuìshèngguìcóngshìzhōushìwéiyánzhī
tóngzhěchēnzhōuráoérxíngqiěráoèrháozéijiéchífǎnjiēnángkǒushízhīsuǒmàizhīwěiérkǒngwéiérhéngzhuàngzéizhīduìyǐnjiǔzuìrénwéishìrénzhírèndàoshàngtóngwēishuìbèirènxiàshàngjuéyīnrènshāzhī
táowèiyuǎnshìzhěhuántónghàijiāngshātóngyuēwéiliǎnglángtóngshúruòwéilángtóngēnlángchéngjiànwánēnsuǒ
shìzhěliángjiǔyuēshāshìtóngshúruòmàizhīmàiérfēnshúruòzhuānyānxìngérshāshènshàn
cángshīchítóngzhǔrénsuǒshùláoshènbàntóngzhuǎn huǒshāojuézhīsuīchuāngshǒudànrènshāshìzhěyīnhàojiējīngtóngyuēōushìérdāngwéitóngzéièrrénxìngjiēshāzhīyuànwénguān
báizhōuzhōubáizhàoshìéryòuyuàněrshǐyánzhèngzhīliúwéixiǎokěnchánghuánzhīxiāng
xiāngzhīxíngjiézhěgǎnguòménjiēyuēshìérshǎoqínyángèrsuìértǎoshāèrháojìn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同列“唐宋八大家”。其文峭拔峻洁,寓言、山水游记尤佳,代表作《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揭露时弊,寄寓孤愤。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永州、柳州,故又称“柳柳州”。诗亦清峻,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其哲学著作《天说》等体现唯物主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柳宗元的诗

相关推荐

悲秋

〔宋代〕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绝句

〔宋代〕石愗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毬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饮酒二十首·其十六

〔魏晋〕陶渊明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