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元处士高亭

〔唐代〕杜牧

水接西江天外声,小斋松影拂云平。

何人教我吹长笛,与倚春风弄月明。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水接西江天外声,小斋松影拂云平。

亭前之水与天之西江相接,好像还听见隐隐的江水奔流之声,而小斋周遭的苍翠松影也仿佛与云齐平。

何人教我吹长笛,与倚春风弄月明。

谁来教我吹奏长笛,使我乘着春风上天去弄那轮明月呵!

注释

(1)西江:宣州之西的青弋江。

(2)长笛:一种乐器。汉武帝时,因羌人之制,截竹为之,名羌笛,本为四孔,其后京房于后加一孔,以备五音,谓之长笛。

(3)弄月明:赏玩明月。谢灵运《弄晓月赋》:“卧洞房兮当何悦?灭华烛兮弄晓月。”

题元处士高亭拼音版

yuánchùshìgāotíng
shuǐjiē西jiāngtiānwàishēngxiǎozhāisōngyǐngyúnpíng
rénjiàochuīzhǎngchūnfēngnòngyuèmíng

作品简介

《题元处士高亭》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作者登上高亭之后见到的景色。后两句写诗人突发奇想,要学吹奏长笛。这首诗意境阔大高远,感情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题下有诗人原注“宣州”二字,可知作于宣州。但诗人平生两次在宣州,第一次是在沈传师幕中,第二次是在崔郸幕中,故时间难于确定。这首诗是作者在高亭上游目骋怀时,为抒发内心感受而创作的。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峭拔,尤擅七绝与咏史诗,代表作《泊秦淮》《山行》《阿房宫赋》等,以精炼的语言讽喻时政,抒写怀古之思。曾任中书舍人,晚年居樊川别墅,故文集名《樊川文集》。其诗赋兼具豪迈与细腻,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杜牧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湖亭望水

〔唐代〕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阎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洗然弟竹亭

〔唐代〕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金乡张氏园亭

〔宋代〕石延年

亭馆连城敌谢家,四时园色斗明霞。

窗迎西渭封侯竹,地接东陵隐士瓜。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纵游会约无留事,醉待参横月落斜。

涟上题樊氏水亭

〔唐代〕高适

涟上非所趣,偶为世务牵。

经时驻归棹,日夕对平川。

莫论行子愁,且得主人贤。

亭上酒初熟,厨中鱼每鲜。

自说宦游来,因之居住偏。

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

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

菱芋藩篱下,渔樵耳目前。

异县少朋从,我行复迍邅。

向不逢此君,孤舟已言旋。

明日又分首,风涛还眇然。

开先漱玉亭

〔宋代〕苏轼

高岩下赤日,深谷来悲风。

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

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

馀流滑无声,快泻双石谼。

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

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

愿随琴高生,脚踏赤鯶公。

手持白芙蕖,跳下清泠中。

金陵赏心亭

〔宋代〕王琪

千里秦淮在玉壶,江山清丽壮吴都。

昔人已化辽天鹤,旧画难寻卧雪图。

冉冉流年去京国,萧萧华发老江湖。

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噪西风入座隅。

游谢氏山亭

〔唐代〕李白

沦老卧江海,再欢天地清。

病闲久寂寞,岁物徒芬荣。

借君西池游,聊以散我情。

扫雪松下去,扪萝石道行。

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

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

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

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