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水接西江天外声,小斋松影拂云平。
亭前之水与天之西江相接,好像还听见隐隐的江水奔流之声,而小斋周遭的苍翠松影也仿佛与云齐平。
何人教我吹长笛,与倚春风弄月明。
谁来教我吹奏长笛,使我乘着春风上天去弄那轮明月呵!
注释
(1)西江:宣州之西的青弋江。
(2)长笛:一种乐器。汉武帝时,因羌人之制,截竹为之,名羌笛,本为四孔,其后京房于后加一孔,以备五音,谓之长笛。
(3)弄月明:赏玩明月。谢灵运《弄晓月赋》:“卧洞房兮当何悦?灭华烛兮弄晓月。”
水接西江天外声,小斋松影拂云平。
何人教我吹长笛,与倚春风弄月明。
水接西江天外声,小斋松影拂云平。
亭前之水与天之西江相接,好像还听见隐隐的江水奔流之声,而小斋周遭的苍翠松影也仿佛与云齐平。
何人教我吹长笛,与倚春风弄月明。
谁来教我吹奏长笛,使我乘着春风上天去弄那轮明月呵!
(1)西江:宣州之西的青弋江。
(2)长笛:一种乐器。汉武帝时,因羌人之制,截竹为之,名羌笛,本为四孔,其后京房于后加一孔,以备五音,谓之长笛。
(3)弄月明:赏玩明月。谢灵运《弄晓月赋》:“卧洞房兮当何悦?灭华烛兮弄晓月。”
《题元处士高亭》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作者登上高亭之后见到的景色。后两句写诗人突发奇想,要学吹奏长笛。这首诗意境阔大高远,感情真挚。
这首诗题下有诗人原注“宣州”二字,可知作于宣州。但诗人平生两次在宣州,第一次是在沈传师幕中,第二次是在崔郸幕中,故时间难于确定。这首诗是作者在高亭上游目骋怀时,为抒发内心感受而创作的。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阎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亭馆连城敌谢家,四时园色斗明霞。
窗迎西渭封侯竹,地接东陵隐士瓜。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纵游会约无留事,醉待参横月落斜。
仲蔚蓬蒿宅,宣城诗句中。
人贤忘巷陋,境胜失途穷。
寒葅书万卷,零乱刚直胸。
偃蹇勋业外,啸歌山水重。
晨鸡催不起,拥被听松风。
涟上非所趣,偶为世务牵。
经时驻归棹,日夕对平川。
莫论行子愁,且得主人贤。
亭上酒初熟,厨中鱼每鲜。
自说宦游来,因之居住偏。
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
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
菱芋藩篱下,渔樵耳目前。
异县少朋从,我行复迍邅。
向不逢此君,孤舟已言旋。
明日又分首,风涛还眇然。
高岩下赤日,深谷来悲风。
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
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
馀流滑无声,快泻双石谼。
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
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
愿随琴高生,脚踏赤鯶公。
手持白芙蕖,跳下清泠中。
千里秦淮在玉壶,江山清丽壮吴都。
昔人已化辽天鹤,旧画难寻卧雪图。
冉冉流年去京国,萧萧华发老江湖。
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噪西风入座隅。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
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沦老卧江海,再欢天地清。
病闲久寂寞,岁物徒芬荣。
借君西池游,聊以散我情。
扫雪松下去,扪萝石道行。
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
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
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
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