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西山隐者不遇

〔唐代〕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作品简介

《寻西山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丘为(一作邱为)的作品。此诗描写隐逸生活情趣,其重点不是写不遇的失望,而是抒发对隐居环境的迷恋,表现了有心去寻、无心相见的飘逸。诗的前八句,写隐者独居高处,远离尘嚣,寻访者不辞山高,等到叩关无人,才略生怅惘,于是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表现隐者的生活恬适雅趣;后八句宕开一层,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结句暗用了著名的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来自抒旷怀,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使其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全诗构思新颖,意蕴深远,堪称佳作。

创作背景

《寻西山隐者不遇》这首诗是丘为早年的作品,从诗中表现的林泉之思来看,大约写于诗人中进士之前。如题所示,诗人是专程到山中寻访隐者,结果却未见到,但看到隐者居处的环境,颇有感触,便写了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茅屋,从山下走上去足有三十里。

轻扣柴门竟无童仆回问声,窥看室内只有桌案和茶几。

主人不是驾着巾柴车外出,一定是到秋水碧潭去钓鱼。

错过了时机不能与他见面,空负了殷勤仰慕一片心意。

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葱绿,晚风将松涛声送进窗户里。

这清幽境地很合我的雅兴,足可以把身心和耳目荡涤。

我虽然还没有和主人交谈,却已经领悟到清净的道理。

玩到兴尽就满意地下山去,何必非要和这位隐者相聚。

注释

(1)茅茨:茅屋。

(2)扣关:敲门。

(3)僮仆:指书童。

(4)唯案几:只有桌椅茶几,表明居室简陋。

(5)巾柴车:指乘小车出游。

(6)钓秋水:到秋水潭垂钓。

(7)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8)黾勉:勉力,尽力。

(9)仰止:仰望,仰慕。

(10)及兹:来此。

(11)契:惬意。

(12)荡心耳:涤荡心胸和耳目。

(13)兴尽:典出《世说新语》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

(14)之子:一作“夫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

全文拼音版

xún西shānyǐnzhě
juédǐngmáozhíshàngsānshí
kòuguāntóngkuīshìwéiàn
ruòfēijīncháichēyīngshìdiàoqiūshuǐ
chíxiāngjiànmiǎnmiǎnkōngyǎngzhǐ
cǎoxīnzhōngsōngshēngwǎnchuāng
yōujuédàngxīněr
suībīnzhǔqīngjìng
xìngjìnfāngxiàshāndàizhī

作者介绍

丘为(694—789),嘉兴(今属浙江)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进士,曾官太子右庶子。与王维、刘长卿友善,尝相唱和。卒年九十六。其诗大抵为五言,多写田园风物。原有集,已失传。《全唐诗》录其诗十三首。

丘为的诗

相关推荐

寻陆鸿渐不遇

〔唐代〕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寻道观

〔唐代〕王勃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芨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寻天台山

〔唐代〕孟浩然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

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

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

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

寻芳草·萧寺记梦

〔清代〕纳兰性德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寻山僧不遇作

〔唐代〕李白

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

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

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

使我空叹息,欲去仍裴回。

香云徧山起,花雨从天来。

已有空乐好,况闻青猿哀。

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唐代〕李白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

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

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

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唐代〕李白

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

客心不自得,浩漫将何之。

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

茫然起逸兴,但恐行来迟。

城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

不惜翠云裘,遂为苍耳欺。

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

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

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

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

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

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

风流自簸荡,谑浪偏相宜。

酣来上马去,却笑高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