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昱

〔唐代〕李颀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作品简介

《送刘昱》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全诗共八句,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以写景起兴,抒写离情别绪;后四句是第二部分,在设想的景况中,寄寓一腔深情厚谊。这首诗以临风寒苇轻点别绪,以秋江白浪,抒发豪情,描写肃杀而又雄壮的分别场景和离别氛围。

创作背景

《送刘昱》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宦游江南送别朋友刘昱时所作。刘昱不知何许人,从诗中可考见的,他与李颀是朋友,但关系并不十分密切,两人当时同在镇江扬州这一带。八月间,刘昱溯江西上,准备到九江去,李颀作此诗送别。

翻译注释

翻译

八月的芦苇和江边的浪花都是白色的。

北风吹着候风器,谁才是浔阳的客人呢?

雨后天晴,鸬鹚在山头停留,扬州的外城晚上生出潮水。

行路之人晚上住在金陵的小岛上,可以听到沙滩边大雁的鸣叫。

注释

(1)刘昱:作者的友人。

(2)苇:芦苇。

(3)浪头:掀起的波浪。

(4)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

(5)浔阳: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

(6)鸬鹚:一种鸟,也叫水老鸦、墨鸦、鱼鹰,属于鹈形目鸬鹚科。

(7)郭:外城。

(8)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古称。

(9)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全文拼音版

sòngliú
yuèhánwěihuāqiūjiānglàngtóubái
běifēngchuīliǎngshuíshìxúnyáng
shāntóuwēiqíngyángzhōuguōcháoshēng
xíngrén宿jīnlíngzhǔshìtīngshābiānyǒuyànshēng

作者介绍

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雅安)人。开元二十二年(735)中进士,任新乡县尉。由于久未迁升,就辞官归隐。李颀任侠好道术。其诗内容和体裁都很广泛,尤以边塞诗著称。风格秀丽而雄浑,也不乏激昂慷慨之音。其七言歌行及律诗尤为后世推崇。著作有《李颀诗集》。

李颀的诗

相关推荐

送方尊师归嵩山

〔唐代〕王维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送人游蜀

〔唐代〕马戴

别离杨柳陌,迢递蜀门行。

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

虹霓侵栈道,风雨杂江声。

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