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客怀》是明代诗人于谦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首联写作者自己长期马上颠簸,巡行各地。颔联写自己终年劳瘁,以至头发斑白,容颜日衰。颈联引发感慨,离家别乡乃是寻常之事,而报国无功却使自己惭愧不安。尾联慷慨述志,说自己为官清廉,不耻寒酸,只愿能长剑倚天,报效国家。
这首诗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表达了诗人不辞劳苦,赤忱报国的高尚情怀。
年年马上见春风,花落花开醉梦中。
短发经梳千缕白,衰颜借醉一时红。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萧涩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晴空。
《春日客怀》是明代诗人于谦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首联写作者自己长期马上颠簸,巡行各地。颔联写自己终年劳瘁,以至头发斑白,容颜日衰。颈联引发感慨,离家别乡乃是寻常之事,而报国无功却使自己惭愧不安。尾联慷慨述志,说自己为官清廉,不耻寒酸,只愿能长剑倚天,报效国家。
这首诗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表达了诗人不辞劳苦,赤忱报国的高尚情怀。
《春日客怀》这首诗写于明宣宗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至1435年),是作者任山西、河南两省巡抚时所作,抒发自己春日巡抚两省途中的情怀。据史书记载,在巡抚山西、河南十八年的时期中,于谦“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体察关怀人民疾苦,很受百姓的爱戴。
年年骑在马上沐浴着温和的春风,花开花落岁月流逝似在醉梦之中。
头上短发天天轻梳一梳便花白了,衰老容颜借助酒浆才会一时绯红。
工作需要奔波在外是常有的事情.只可惜没能为国家建立尺寸之功。
行李简单囊中羞涩先生切莫见笑,可我独留一柄倚天长剑直刺苍穹。
(1)年年:一本作“每年”。
(2)见春风:迎接春天。
(3)花落花开:一个个春天来了,又走了。
(4)干缕白:已有千根白头发,白发很多。缕:丝,线,条。
(5)衰颜:衰老的容颜。
(6)尺寸功:喻很小的功劳。这句是作者谦逊之词。
(7)萧涩行囊:萧涩:形容没有多少钱财。行囊:出门旅行所带的行李包。“萧涩行囊”,指行装简单,没有多少财物。
(8)长剑倚晴空:长剑:象征英雄的肝胆和志向。倚青空:这里是顶天立地的意思。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骑马踏烟莎,青春奈怨何。
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
柳艳欺芳带,山愁萦翠蛾。
别情无处说,方寸是星河。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春居无俗喧,时立涧前村。
路远少来客,山深多过猿。
带岩松色老,临水杏花繁。
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
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
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
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
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
一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
放犊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
池塘见说生新草,已许吟魂入梦招。
清明连日雨潇潇,看送春痕上鹊巢。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