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二首·其一

〔明代〕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弟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翻译注释

翻译

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

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

春天到来时草阁的梅花率先开放,月亮照着空旷的庭院积雪尚未消溶。

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1)虚庭:空空的庭院。

(2)花灯:即灯花。

(3)诸弟:指在余姚家乡的兄弟。

(4)重闱:旧称父母或祖父母。闱,古代宫室、宗庙的旁侧小门(闱门,如今东西掖门。

全文拼音版

yuánèrshǒu··
yuánjīnshìyuánxiāoxiàngmáncūnzuòliáo
làiyǒujīngkānzuòbànchēguòxiāngyāo
chūnháicǎoméixiāndòngyuèmǎntíngxuěwèixiāo
tángshànghuādēngzhūzhòngwéiyīngniànshēnyáo

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创立“心学”,提出“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反对程朱理学“格物穷理”的方法,强调人的主体性和道德自觉,极大地解放了思想,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阳明学派”。其学说传至日本、朝鲜等国。平定为患江西的宁王之乱,展现军事才能。著有《传习录》、《大学问》等,文集为《王文成公全书》。

相关推荐

元丰行示德逢

〔宋代〕王安石

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龟兆出。

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车望秋实。

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

旱禾秀发埋牛尻,豆死更苏肥荚毛。

倒持龙骨挂屋敖,买酒浇客追前劳。

三年五谷贱如水,今见西成复如此。

元丰圣人与天通,千秋万岁与此同。

先生在野故不穷,击壤至老歌元丰。

元日述怀

〔唐代〕卢照邻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元丹丘歌

〔唐代〕李白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元夕二首·其二

〔明代〕王守仁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綵淡,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元夕木阁山火

〔明代〕王守仁

荒村灯夕偶逢晴,野烧峰头处处明。

内苑但知鳌作岭,九门空说火为城。

天公为我开奇观,地有兹山不世情。

却恐炎威被松柏,休教玉石遂同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