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鸡童谣

〔唐代〕佚名

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

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

作品简介

《神鸡童谣》是唐代一首讽刺时事的民谣,通过描绘“神鸡童”贾昌因擅长斗鸡而获宠的现象,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统治阶层的荒诞。诗中“斗鸡走马胜读书”以尖锐对比批判读书无用、投机取巧的风气;“白罗绣衫随软舆”极写贾昌的奢华排场,反衬其德不配位。末句“差夫持道挽丧车”暗讽其父凭子贵却死后哀荣的虚妄。全诗语言俚俗泼辣,情感愤慨,是唐代民谣中批判现实的代表作。

创作背景

《神鸡童谣》此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反映当时宫廷沉迷斗鸡、宠幸斗鸡者的社会风气。据《东城老父传》载,贾昌因善驯斗鸡得玄宗宠爱,享尽荣华,甚至其父死后竟由官府差夫千里护丧。民谣借贾昌之事讽刺玄宗荒政、贤愚颠倒的社会现实,揭示了盛唐光环下的腐败危机。后安史之乱爆发,此类民谣亦被视作王朝衰微的预兆。

翻译注释

翻译

生了儿子用不着让他去学习知识,因为当今社会学会斗鸡走马这些娱乐手段,比读书还有用。

你看那贾家的小伙子,年龄刚十三岁,家中的富贵奢华连许多世家大族都远远不如。

贾昌技艺高超,能够号令群鸡,预期其中的胜负,他指挥斗鸡时身着绣着花纹的白色丝质衣衫,后面还跟着装饰华丽的乘舆。

贾昌的父亲在长安千里之外的泰山下死去,贾昌奉旨扶柩回葬,沿途的县官们都有派差夫奉侍、引导、牵挽着灵车。

注释

(1)斗鸡走马:即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2)贾家小儿:贾姓人家的孩子,即贾昌。

(3)令:让,使。

(4)金距:公鸡斗架,全靠脚上的角质硬距作武器。在距上安上金属套子,更利于格斗,就叫“金距”。距:雄鸡爪子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

(5)期胜负:是必定获胜的意思。

(6)软舆:即轿子。

(7)持:奉侍。

(8)道:后作“导”,引导。

(9)挽:追悼死人。

(10)丧车:运载灵柩的车子。

全文拼音版

shéntóngyáo
shēngéryòngshíwéndòuzǒushèngshū
jiǎjiāxiǎoérniánshísānguìrónghuádài
nénglìngjīnshèngbáiluóxiùshānsuíruǎn
chángānqiānwàichāichídǎowǎnsāngchē

相关推荐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五代〕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村舍

〔清代〕赵执信

乱峰重叠水横斜,村舍依稀在若耶。

垂老渐能分菽麦,全家合得住烟霞。

催峰笋做低头竹,倾日葵开卫足花。

雨玩山姿晴对月,莫辞闲澹送生涯。

杜蒉扬觯

〔先秦〕佚名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

曰:“在寝。”

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

又酌曰:“调饮斯!”

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

曰:“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

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

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

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

杜蒉洗而扬觯。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

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大雅·民劳

〔先秦〕诗经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火焰山

〔明代〕吴承恩

火焰山遥八百程,火光大地有声名。

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

时借芭蕉施雨露,幸蒙天将助神功。

牵牛归佛休颠劣,水火相联性自平。

钱若赓断鹅

〔清代〕褚人获

明万历中,钱若赓守临江,有异政。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也。”

乡人不平,讼于官。公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人莫不讶之。食顷,使人问鹅供不?

答曰:“未。”

又顷,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

手指一鹅曰:“此乡人鹅。”

众人怪之,守曰:“乡人鹅食草,粪色青;店鹅食谷粟,粪色黄。”

店主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