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条桑初绿即为别,柿叶半红犹未归。
桑树刚刚开始有绿叶的春天你就与我离别了,到了柿时叶子红了一半的秋天你仍未归还。
不如村妇知时节,解为田夫秋捣衣。
你比不上农民妇女有时间观念,因为她们还懂得在秋天时为田间劳作的丈夫洗干净衣衫。
注释
(1)条桑初绿:指春天。条桑:一作“桑条”。
(2)柿叶半红:指深秋。
(3)解:懂得。
(4)捣衣:用木棒在石板上敲打衣裳。
条桑初绿即为别,柿叶半红犹未归。
不如村妇知时节,解为田夫秋捣衣。
条桑初绿即为别,柿叶半红犹未归。
桑树刚刚开始有绿叶的春天你就与我离别了,到了柿时叶子红了一半的秋天你仍未归还。
不如村妇知时节,解为田夫秋捣衣。
你比不上农民妇女有时间观念,因为她们还懂得在秋天时为田间劳作的丈夫洗干净衣衫。
(1)条桑初绿:指春天。条桑:一作“桑条”。
(2)柿叶半红:指深秋。
(3)解:懂得。
(4)捣衣:用木棒在石板上敲打衣裳。
《寄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诗人妻子桑树叶绿的春天离开后到柿树叶红的秋天仍未归来,在埋怨妻子不如农民妇女的同时透出思念与内疚。全诗不用典故,纯用自描,极其自然,平自如话却意蕴精深,情韵动人。
此诗创作于元和七年(812年)。元和二年(807年),三十六岁的诗人与杨虞卿的从妹结婚。婚后,他们夫妻俩的感情一直很好。诗人在薪婚不久写的一首《赠内》(五言古诗)以表达夫妻共勉的愿望。此后,诗人有《赠内》(七言绝句)、《赠内子》、《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等多首诗作,可见他与妻子互敬互爱伉俪情深的感情。元和六年(811年)四月初,诗人的母亲陈太夫人病故,诗人怀着对慈母的忧伤,由京兆府户曹参擎任上回到下邳(陕西渭南附近)故乡守孝。诗人步入仕途后的几年中,因屡陈朝政,指责时弊,直言敢谏,遭到了黑暗势力的重压。虽然诗人并不因此畏葸退却,仍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进行勇猛的奋斗,但是回想起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心里未免感到烦闷。所以,他是带着政治的苦闷心情回到故乡去的,想借此丁忧之期,摆脱那缠人的烦恼,每日与农民着一样的布农,吃一样的蔬食,垂钓阅读于渭水之滨。大约诗人妻子杨氏自春天回娘家省亲,至秋仍未回归,故诗人寄诗催促之。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铗尚须弹。
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
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
长安旅食淹留地,惭愧先生苜蓿盘。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日月如惊鸿,归燕不及社。
清明气妍暖,亹亹向朱夏。
轻衣颇宜人,裘褐就椸架。
已非红紫时,春事归桑柘。
空余车马迹,颠倒桃李下。
新晴百鸟语,各自有匹亚。
林中仆姑归,苦遭拙妇骂。
气候使之然,光阴促晨夜。
解甲号清风,即有幽虫化。
朱墨本非工,王事少闲暇。
幸蒙余波及,治郡得黄霸。
邑邻陈太丘,威德可资借。
决事不迟疑,敏手擘太华。
颇复集红衣,呼僚饮休暇。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
寄我五字诗,句法窥鲍谢。
亦叹簿领劳,行欲问田舍。
相期黄公垆,不异秦人炙。
我初无廊庙,身愿执耕稼。
今将荷锄归,区芋畦甘蔗。
观君气如虹,千辈可陵跨。
自当出怀璧,往取连城价。
赐地买歌僮,珠翠罗广厦。
富贵不相忘,寄声相慰藉。
姜太公贱卖了磻溪岸,韩元帅命博得拜将坛。羡傅说守定岩前版,叹灵辄吃了桑间饭,劝豫让吐出喉中炭。
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本作一行书,殷勤道相忆。
一行复一行,满纸情何极。
瑶台有黄鹤,为报青楼人。
朱颜凋落尽,白发一何新。
自知未应还,离居经三春。
桃李今若为,当窗发光彩。
莫使香风飘,留与红芳待。
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
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
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
谁侍巾鞲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杨柳垂丝与地连,归来一醉向溪边。
相逢头白莫惆怅,世上无人长少年。
自从别后减容光,半是思郎半恨郎。
欲识旧来云髻样,为奴开取缕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