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州南江别乡曲故人

〔唐代〕陈子昂

楚江复为客,征棹方悠悠。

故人悯追送,置酒此南洲。

平生亦何恨,夙昔在林丘。

违此乡山别,长谣去国愁。

作品简介

《遂州南江别乡曲故人》这首诗表达了陈子昂即将离别家乡,对家乡的不舍;也有对老朋友追来饯行的感激;从老朋友怀着忧郁追来送别,还为我要离去而安排饯行的酒宴,不难看出两人结下的深厚情谊;而诗人最终为想归隐山林而不得而深感遗憾。

翻译注释

翻译

楚江边上的我又要成为旅居他乡的人,远行的船正渐行渐远。

老朋友忧伤地赶来送别我,还在这城南的水岛上安排了饯别的酒宴。

我这一生又遗憾什么呢?想要归隐山林一直以来正是这往日的遗憾。

可是事与愿违,此行恰恰是不得不远离家乡和山林啊。就让我长声歌唱一曲来仅以表达离开故地的万般忧愁和哀怨吧。

注释

(1)征棹:棹,借代船,即远行的船;

(2)悯:忧郁,悲伤;

(3)恨:遗憾,未竟之事,未遂之愿;

(4)林丘:同“丘山”,古代借指隐居,归隐;

(5)国:地区,指故地,即故乡。

全文拼音版

suìzhōunánjiāngbiéxiāngrén
chǔjiāngwèizhēngzhàofāngyōuyōu
rénmǐnzhuīsòngzhìjiǔnánzhōu
píngshēnghènzàilínqiū
wéixiāngshānbiézhǎngyáoguóchóu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唐代文学家,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其诗风骨峥嵘,一扫六朝浮艳,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被誉为“汉魏风骨”的复兴者。曾任右拾遗,因直言进谏两度遭贬,最终被诬陷冤死狱中。主张诗歌应“兴寄”现实,其《感遇》三十八首托物言志,开盛唐诗歌革新先声,被尊为“唐诗之祖”。

陈子昂的诗

相关推荐

临终作

〔宋代〕袁陟

青霭千峰暝,悲风万古呼。

其谁挂宝剑?应有奠生刍。

皎月东方陨,长松半壑枯。

山泉吾所爱,声到夜台无?

行路难三首·其三

〔唐代〕李白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变行路难

〔唐代〕王昌龄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前驱引旗节,千里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

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鲁藩烟火

〔明代〕张岱

兖州鲁藩烟火妙天下。烟火必张灯,鲁藩之灯,灯其殿、灯其壁、灯其楹柱、灯其屏、灯其座、灯其宫扇伞盖。诸王公子、宫娥僚属、队舞乐工,尽收为灯中景物。及放烟火,灯中景物又收为烟火中景物。天下之看灯者,看灯灯外;看烟火者,看烟火烟火外。未有身入灯中、光中、影中、烟中、火中,闪烁变幻,不知其为王宫内之烟火,亦不知其为烟火内之王宫也。

殿前搭木架数层,上放“黄蜂出窠”“撒花盖顶”“天花喷礴”。四旁珍珠帘八架,架高二丈许,每一帘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一大字。每字高丈许,晶映高明。下以五色火漆塑狮、象、橐驼之属百余头,上骑百蛮,手中持象牙、犀角、珊瑚、玉斗诸器,器中实“千丈菊”“千丈梨”诸火器,兽足蹑以车轮,腹内藏人。旋转其下,百蛮手中瓶花徐发,雁雁行行,且阵且走。移时,百兽口出火,尻亦出火,纵横践踏。端门内外,烟焰蔽天,月不得明,露不得下。看者耳目攫夺,屡欲狂易,恒内手持之。

昔者有一苏州人,自夸其州中灯事之盛,曰:“苏州此时有烟火,亦无处放,放亦不得上。”众曰:“何也?”曰:“此时天上被烟火挤住,无空隙处耳!”人笑其诞。于鲁府观之,殆不诬也。

齐桓下拜受胙

〔先秦〕左丘明

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

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

下,拜,登,受。

〔唐代〕李峤

握管门庭侧,含毫山水隈。

霜辉简上发,锦字梦中开。

鹦鹉摛文至,麒麟绝句来。

何当遇良史,左右振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