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山》是清代诗人蔡德辉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简洁的笔触,记录了诗人清晨登临八卦山(位于今台湾彰化)后研读《周易》的感悟。前两句"晓登八卦山,归来读周易"直叙行程与活动,后两句"掩卷一回思,山形尤历历"则通过闭卷沉思的细节,展现山水与易理相融的意境。全诗语言平实却意蕴深远,将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典籍相联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态度。
八卦山
晓登八卦山,归来读周易。
掩卷一回思,山形尤历历。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八卦山》此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当作于蔡德辉在台期间(19世纪中后期)。八卦山因山形如八卦而得名,是台湾彰化名胜,自古被视为风水宝地。诗人登临此山后研读《周易》,很可能是受山名启发,试图探寻自然与易理的关系。诗中"山形尤历历"既是对实景的追忆,也暗含对《周易》卦象的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将地理与经学相结合的独特文化视角。蔡德辉作为清代台湾本土文人,此诗也反映了当时台湾文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翻译注释
翻译
早上登上八卦山,晚上便通读《周易》。
掩盖住卷轴回想山形,仍然历历在目。
注释
(1)回思:回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八六子·如花貌
如花貌。当来便约,永结同心偕老。为妙年、俊格聪明,凌厉多方怜爱,何期养成心性近,元来都不相表。渐作分飞计料。
稍觉因情难供,恁殛恼。争克罢同欢笑。已是断弦尤续,覆水难收,常向人前诵谈,空遗时传音耗。漫悔懊。此事何时坏了。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輧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四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八声甘州·直青山缺处是孤城
直青山缺处是孤城,倒悬浸明湖。森千帆影里,参差宫阙,风展旌旟。向晚棹声渐急,萧瑟杂菰蒲。列炬严城去,灯火千衢。
不道繁华如许,又万家爆竹,隔院笙竽。叹沉沉人海,不与慰羁孤。剩终朝襟裾相对,纵委蛇,人已厌狂疏。呼灯且觅朱家去,痛饮屠苏。
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扉。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天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鴂,十里荼麋。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八月六日过灞桥口占
残柳黄于陌上尘,秋来长是翠眉颦。
一弯月更黄于柳,愁煞桥南系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