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烛新·梨花

〔宋代〕杨泽民

梨花寒食后。被丽日和风,一时开就。

濛濛雨歇,香犹嫩、渐觉芳心彰漏。

墙头月下,似旧日莺莺相候。

纤手为、攀折翘枝,轻盈露沾红袖。

风流出浴杨妃,向海上何人,更询安否。百花任斗。

应粉艳、未减杏粗梅瘦。肤丰肉秀。

□可与群芳推首。□方待、酣饮花前,轻歌缓奏。

全文拼音版

zhúxīn··huā
huāhánshíhòubèifēngshíkāijiù
méngméngxiēxiāngyóunènjiànjuéfāngxīnzhānglòu
qiángtóuyuèxiàshìjiùyīngyīngxiānghòu
xiānshǒuwèipānzhéqiàozhīqīngyíngzhānhóngxiù
fēngliúchūyángfēixiànghǎishàngréngèngxúnānfǒubǎihuārèndòu
yīngfěnyànwèijiǎnxìngméishòufēngròuxiù
qúnfāngtuīshǒufāngdàihānyǐnhuāqiánqīnghuǎnzòu

相关推荐

玉烛新·早梅

〔清代〕许德蘋

竹篱茅舍后。有一树梅花,冒寒妆就。

绣添弱线,多芳绪、已觉日长莲漏。

罗浮梦醒,有野鹤林边相候。

花影弄、香动黄昏,微微袭人衫袖。

东君乍到江南,问岭上横斜,尚留香否。采萍浪斗。

漫赢得、玉骨冰肌同瘦。深宫竞秀。

却占尽群花魁首。还记取、月下瑶台,霓裳曲奏。

玉烛新·自扬州梦断

〔清代〕王允持

自扬州梦断。叹几遍东风,流年潜换。

无端信马看花去,又被莺声屡唤。

玉壶贳酒,都不是、旧游庭院。

凭栏久,一片冰心,笑谢杏梁双燕。

试听津鼓频催,早缆解春江,绿烟零乱。

相看独有玲珑月,蓬底浊醪徐劝。

分香解佩,回首十年恩怨。

重拈起、薄幸青楼,杜郎公案。

玉烛新·宿九里关雨中不寐

〔清代〕周祖同

宵分天漠漠。又雨雨风风,客程偏恶。故山杜若。

添新涨、定有寻芳佳约。

琴心瘦却,奈燕羽、音书难托。

料此际、无数飞红,春人正愁帘箔。

匆匆一夜萍踪,便酒冷关亭,响流林壑。

戍楼画角,还添起、五点四更残柝。

灯花未落,怎恁地、声声萧索。

无奈是、归梦安排,休思睡著。

玉烛新·题李伯瞻一香图次韵

〔元代〕许有壬

清风林下寺,爱三友联翩,世无能四。凌波仙子香魂散,此地是谁招此。万红千紫,惟矾弟梅兄二子。堪共领岁晚高寒,来成花部新史。

佳人玉洁冰清,纵仿佛肌肤,异香难似。醉吟无次。花应笑,彼此消融渣滓。春空雁字。不带到、江南情思。还自笑,今日相看,袁家有姊。

玉烛新·读茀庵填词,寄王德威

〔清代〕沈谦

雨馀残暑退。记吹过鸾音,绛河垂地。

篱花霜倒,新梅破、转眼小春天气。

金徽懒按,端只为思君憔悴。

挑灯坐、手展新词,不知泪沾衣袂。

也思纵酒豪吟,待骏马翻蹄,苍鹰鞲臂。屡稀欢会。

奈愁在、两眉难讳。川途迢递。问何日兰舟重系。

怕还是、十里莺啼,桃花又坠。

玉烛新·送宗礼大尹

〔明代〕张宁

溪山疏雨后,正稻熟蘋香,晚秋时候。

怅人在画船,天上百里,清风双袖。

孤琴独剑,算去日来时依旧。

门静悄,桃李河阳,春来几番消瘦。

封书寄向天涯,问素月澄波,有人知不。

深耕易耨,喜六职相宣,四民齐厚。

郎官列宿,笑枳棘鸾凰僝僽。

看此去,紫绶金章,从新拜受。

玉烛新·人日栖白庼宴集

〔近代〕章钰

官梅红一萼。记白石仙翁,好词曾读。

故乡雁后归无计,且喜云萍栖泊。

宫装戴胜,已盼断、伊人标格。

挑菜节、何处寻春,尊前几番商略。

娲皇果否抟成,为肇锡嘉名,乍回龙朔。寄诗旧约。

千载下、漫道草堂萧索。新蟾挂角。

更拟趁镫宵行乐。谁好事、烹鸽延宾,轰传字错。

玉烛新·戊午人日答问琴阁

〔近代〕赵熙

青城归客瘦。道井络经时,坐探星宿。

一筇在手,山中路、识遍千年樵叟。仙云万亩。

是水脉、江源蒸就。

如梦醒、茅屋鱼陂,归来市朝非旧。

人间溅血陈陶,叹六郡良家,义军谁救。

破书自守,公还近、晋代桃花红岫。青衫泪透。

为笛韵、山阳哀奏。春思苦、人日题诗,花前雁后。

玉烛新·送沈大参朝贺之京

〔明代〕黄仲昭

诗礼传家旧。喜早骋骅骝,康庄驰骤。

十年纷署,声华著、简拔旬宣陇右。

才转闽藩,旋复承宠恩隆厚。

等闲间、金带生花,海国歌諠清书。

兹逢圣主龙飞,正玉烛新调,群生咸囿。君函笺奏。

朝丹陛、带得天香盈袖。华封祝后。

须念及苍生颙候。亟旋旆、收取功名,鹓班重簉。

玉烛新·为关颖人梅花香里两诗人图,次周清真韵

〔近代〕吴湖帆

京华晴雪后。正咏戏催妆,好逑诗就。

翠禽唤觉春宵信,万点疏香争漏。

迎风扑鼻,似暗忆、江南时候。

还自笑、双影兰闺,珊瑚映摇红袖。

频教对坐拈毫,问举案人前,画眉齐否。

静窗韵斗张笔阵,快赌玉纤金瘦。珠玑吐秀。

且步月、同歌白首。三弄绕、花下琴声,笙簧共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