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泛舟

〔清代〕罗元琦

洪波舣楫泛中流,凫淑鸥汀揽胜游。

数点渔舟歌欸乃,诗情恍在白苹洲。

作品简介

《黄河泛舟》是清代诗人罗元琦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黄河泛舟为题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上风光图。首句"洪波舣楫泛中流"展现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次句"凫淑鸥汀揽胜游"则转向水鸟栖息的沙洲,动静相宜。后两句"数点渔舟歌欸乃"以渔歌点染生活气息,结句"诗情恍在白苹洲"化用柳宗元《渔翁》意境,将黄河之壮与江南之柔巧妙融合。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在雄浑中见雅致,体现了清代山水诗的新变。

创作背景

《黄河泛舟》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为罗元琦宦游途经黄河时所作。清代中期,随着漕运发展,黄河成为文人行旅的重要通道。诗中"欸乃"一词既指渔歌,又暗用柳宗元"欸乃一声山水绿"的典故,显示作者对唐诗的继承。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将北国黄河与江南"白苹洲"意象并置,反映了清代文人南北交融的审美视野。罗元琦作为乾隆时期诗人,其作品既有盛世气象,又保留文人雅趣,此诗正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翻译注释

翻译

洪流中停船靠岸后,我们在水流中央泛舟,在野鸭栖息的清浅水域、鸥鸟聚集的水边平地,一路观赏美景游览。

几只渔船点缀在水面,传来 “欸乃” 的渔歌声,此刻涌动的诗情,恍惚间就像置身在那长满白苹的水洲雅境之中。

注释

(1)舣:停在岸边的船

(2)楫:划船

(3)凫淑:野鸭在清澈的水边。淑:美好

(4)鸥汀:水鸟在水边的平地上。

(5)欸乃:象声词,形容摇橹声。这里指渔歌

(6)白苹洲:长满了白色苹草花的水中滩地。白苹:俗名田字草,夏秋开小白花

全文拼音版

huángfànzhōu
hóngfànzhōngliúshūōutīnglǎnshèngyóu
shùdiǎnzhōuāinǎishīqínghuǎngzàibáipíngzhōu

作者介绍

罗元琦(生卒年不详),字用璞,号昆圃,石屏人。乾隆戊午举人,官陇西知县。有《兰陔堂诗集》。

相关推荐

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

〔宋代〕司马槱

家在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又将春色去,纱窗一阵黄昏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去处,梦回明月生春浦。

黄家洞

〔唐代〕李贺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黄河

〔唐代〕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宋代〕司马槱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黄河夜泊

〔明代〕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黄泥坂词

〔宋代〕苏轼

出临皋而东骛兮,并丛祠而北转。

走雪堂之陂陀兮,历黄泥之长坂。

大江汹以左缭兮,渺云涛之舒卷。

草木层累而右附兮,蔚柯丘之葱蒨。

余旦往而夕还兮,步徙倚而盘桓。

虽信美而不可居兮,苟娱余于一眄。

余幼好此奇服兮,袭前人之诡幻。

老更变而自哂兮,悟惊俗之来患。

释宝璐而被缯絮兮,杂市人而无辨。

路悠悠其莫往来兮,守一席而穷年。

时游步而远览兮,路穷尽而旋反。

朝嬉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

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苏之我嫚。

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偃。

草为茵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宴。

纷坠露之湿衣兮,升素月之团团。

感父老之呼觉兮,恐牛羊之予践。

于是蹶然而起,起而歌曰:

月明兮星稀,迎余往兮饯余归。

岁既宴兮草木腓,归来归来兮,黄泥不可以久嬉。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宋代〕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黄鹤楼记

〔唐代〕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