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直进船》是唐代诗人李敬方所作的一首诗。诗人用故设悬疑的手法反映了中晚唐之际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唐朝中央政府对东南四十三州百姓疯狂盘剥的这一事实。
汴河直进船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唐代开元年间,汴河重新得到疏导,成为当时洛阳与各地水上交通的要道。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十分严重,他们不仅拥兵对抗中央,而且税赋不入朝,朝廷财政来源都仰给予江南诸州,残酷压榨百姓取得的财富,均由汴输送出来。此诗即有感于此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汴河连接江淮水好处是很多的,既给百姓带来便利却也带来灾祸。
整个东南的四十三州土地.就是靠这条河把那里的民脂民膏搜刮尽了。
注释
(1)生人为害:生人:生民,老百姓。为害:受害。
(2)相和:相等。
(3)东南:唐时指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
(4)脂膏:人民辛勤劳动所创造的财富。
全文拼音版
汴河直进船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作者介绍
李敬方,字中虔,公元823年(唐穆宗长庆三年)进士。大和(唐文宗年号,827-835)年间任歙州(今安徽歙县)、台州(今浙江临海)刺史。他留下的诗很少,其中有两三首反映了中晚唐之际的社会现实。《全唐诗》录其诗八首。
李敬方的诗
相关推荐
汴京纪事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汴河亭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州乱二首
【其一】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
健儿争夸杀留后,连屋累栋烧成灰。
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其二】
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
昨日乘车骑大马,坐者起趋乘者下。
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七
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销。
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一
帝城王气杂妖氛,胡虏何知屡易君。
犹有太平遗老在,时时洒泪向南云。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三
圣君尝胆愤艰难,双跸无因日问安。
汉节凋零胡地阔,北州何处是通汗。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五
联翩漕舸入神州,梁主经营授宋休。
一自胡儿来饮马,春波惟见断冰流。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十六
盘石曾闻受国封,承恩不与幸臣同。
时危运作高城砲,犹解捐躯立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