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春闺》是元代曲作家李致远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题为“春闺”,可见这首小令描写的是闺思。女主人公夜不成寐,独自扶着楼上的栏杆走走站站,看到天上的白云被风吹成长长的髻鬟,玉石一般的月牙悬挂在天空中,地上的落花也显得无精打采、懒懒散散,觉得身上罗衣单薄不胜春寒。这里的描写透露出来的是女主人公的孤单寂寞,她是在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全曲写思念之情却不着一字,可谓含蓄蕴藉。
天净沙·春闺
画楼徙倚阑干,粉云吹做修鬟,璧月低悬玉弯。落花懒慢,罗衣特地春寒。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天净沙·春闺》这是代言体作品。曲题为“春闺”,可见这首小令描写的是闺中女子在春天思念远方爱人而不得见的痛苦和哀怨。其创作具体时间未详。
翻译注释
翻译
徘徊倚靠在画楼的栏杆前,天上的白云被春风吹成像修长的发髻一般,玉石似的月牙儿悬挂在天边。落花纷纷飘散,罗衣单薄,感到特别清寒。
注释
(1)天净沙:曲牌名,又名“塞上秋”,属越调。
(2)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3)徙倚:徘徊倚靠,走走停停,形容心神不安的样子。
(4)粉云:白云。
(5)修鬟:修长的环状发髻。
(6)璧月:月亮的美称,即璧玉一般的月亮。
(7)玉弯:指月牙。
(8)懒慢:懒散,形容落花散漫无力。
(9)特地:特别,格外。
全文拼音版
天净沙·春闺
画楼徙倚阑干,粉云吹做修鬟,璧月低悬玉弯。落花懒慢,罗衣特地春寒。
作者介绍
李致远(生卒年不详),字致远。孙楷第《元曲家考略》根据元代仇远《金渊集》卷二《和李致远君深秀才》诗,以为李致远为溧阳(今属江苏省)人,当名深字致远。一生不得意,但因穷忘忧,孤傲清高。与文学家仇远相交甚密。明代臧晋叔《元曲选》中《还牢末》杂剧署名李致远。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列其为曲坛名家,评其词“如玉匣昆吾”。散曲今存小令二十六首,套数四套。
李致远的诗
相关推荐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探梅
昨朝深雪前村,今宵淡月黄昏。
春到南枝几分?水香冰晕。唤回逋老诗魂。
天净沙·冬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天净沙·秋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天净沙·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题情
多才惹得多愁,多情便有多忧,不重不轻证候。甘心消受,谁教你会风流?
天净沙·梅梢月
【其一】
黄昏低映梅枝,照人两处相思,那的是愁肠断时。弯弯何似?浑如宫样眉儿。
【其二】
西风落叶长安,夕阳老雁关山,今古别离最难。故人何处?玉箫明月空闲。
天净沙·离愁
敲风修竹珊珊,润花小雨斑斑,有恨心情懒懒。一声长叹,临鸾不画眉山。
天净沙·江上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天净沙·为董针姑作
玉纤屈损春葱,远山压损眉峰。早是闲愁万种。忽听得卖花声送,绣针儿不待穿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