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

〔魏晋〕陶渊明

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作品简介

《蜡日》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即景言情的节日即兴诗作,写岁暮风雪,预兆明年的春夏佳景,诗人对酒赏梅,沉醉其间,意趣无限,表现了诗人悠然自适的神情意态。《蜡日》全诗勾勒环境,清新秀雅;抒发怀抱,移情于物,情趣盎然。

创作背景

《蜡日》这首诗写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时年陶渊明五十八岁,诗人恰逢蜡日,即兴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风雪送走岁暮日,不妨时节渐暖和。

梅柳种在门两侧,一枝佳梅已著花。

我唱歌诗你称赏,酒中适意何其多!

未能明了意多少,章山之中有奇歌。

注释

(1)余运:一年内剩下的时运,即岁暮。

(2)时已和:时节已渐和暖。

(3)夹门植:种植在门两旁。

(4)佳花:指梅花。

(5)唱尔言得:唱:指咏诗。尔:你,指上句的佳花。言得:称赏之意。

(6)适:适意,惬意。

(7)未能明多少:难以明了到底有多少,意谓极多。指“酒中适”。

(8)章山:江西南城县东北五里有章山,乔松修竹,森列交荫。疑当指此。

全文拼音版

fēngxuěsòngyùnfángshí
méiliǔjiāménzhítiáoyǒujiāhuā
chàngěryánjiǔzhōngshìduō
wèinéngmíngduōshǎozhāngshānyǒu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著名诗人、辞赋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躬耕田园。其诗风清新自然,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等,展现了对自由、淳朴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成为中国文化中高洁品格的象征。

陶渊明的诗

相关推荐

腊前月季

〔宋代〕杨万里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

腊日

〔唐代〕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腊月

〔宋代〕陆游

今冬少霜雪,腊月厌重裘。

渐动园林兴,顿宽薪炭忧。

山陂泉脉活,村市柳枝柔。

春饼吾何患,嘉蔬日可求。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宋代〕苏轼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恍如梦遽遽。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