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唐代〕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作品简介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炯的代表作,借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实际为一首五言律诗,反映从军的辛苦。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创作背景

公元679—681年(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从军行》以发泄牢骚。

翻译注释

翻译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注释

(1)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

(2)西京:长安。

(3)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此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4)凤阙:宫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5)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6)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7)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全文拼音版

cóngjūnxíng
fēnghuǒzhào西jīngxīnzhōngpíng
zhāngfèngquètiěràolóngchéng
xuěàndiāohuàfēngduōshēng
níngwéibǎizhǎngshèngzuòshūshēng

作者介绍

杨炯(650—692),字令明,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幼聪慧,十岁举神童,授校书郎。其诗以五律见长,风格雄健激昂,《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开盛唐边塞诗先声。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自称"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曾任盈川令,卒于任,世称杨盈川。虽存诗仅三十余首,但格律严整,气象宏大,推动了五言律诗的成熟。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杨盈川集》。

杨炯的诗

相关推荐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南北朝〕谢灵运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从登香炉峰

〔南北朝〕鲍照

辞宗盛荆梦,登歌美凫绎。

徒收杞梓饶,曾非羽人宅。

罗景蔼云扃,沾光扈龙策。

御风亲列涂,乘山穷禹迹。

含啸对雾岑,延萝倚峰壁。

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霜崖灭土膏,金涧测泉脉。

旋渊抱星汉,乳窦通海碧。

谷馆驾鸿人,岩栖咀丹客。

殊物藏珍怪,奇心隐仙籍。

高世伏音华,绵古遁精魄。

萧瑟生哀听,参差远惊觌。

惭无献赋才,洗污奉毫帛。

从军行二首·其二

〔唐代〕王昌龄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

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

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

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