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东坡题李亮功归来图

〔宋代〕黄庭坚

今人常恨古人少,今得见之谁谓无。

欲学渊明归作赋,先烦摩诘画成图。

小池已筑鱼千里,隙地仍栽芋百区。

朝市山林俱有累,不居京洛不江湖。

作品简介

《追和东坡题李亮功归来图》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后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写到这里,已是“皮毛剥落尽,惟有真实在”。在这一时期的诗中,读者已经很难看到他以前的风格,完全有理由认为,他把一切富贵气、脂粉气、寒酸气、学究气都摒弃得干干净净。这首诗格调老苍,风骨骞举,无可摘之警句,无可挑之诗眼,全诗没有多余的字句,如百炼精钢,看似平铺直叙,但掷地有声,给人以极大的抨击力。这样的作品,在黄庭坚集中是不多见的。

翻译注释

翻译

现在的人总是会时不时地埋怨:像古代高士那样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今日见到了他,谁还能认为世上缺少这样的人呢?

想要效法陶渊明一样归隐山林,作《归去来兮辞》,那就先要劳烦王摩诘画好《辋川图》。

已筑起小小的池塘,池塘虽小,也可任鱼儿作千里之游。土地的空隙之处也能有种芋头的地方。

如果内心不够宁静,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退居山林,都是件很累的事。如果内心不受外界的牵景,即便居住在喧闹的京城,也与居住在江湖没什么不同。

注释

(1)李亮功:李公寅,字亮功。著名画家李伯时的弟弟。

(2)渊明:陶渊明为彭泽县令,流传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3)摩诘:王维,字摩诘,有别墅在辋川,曾画《辋川图》。

(4)小池:谓池虽小,鱼得水而自由。

(5)芋:芋头,可以食用的一种植物。

(6)区:种一棵芋所需之地。

(7)京洛:汴京,洛阳。这里指京城。

全文拼音版

zhuīdōngliànggōngguīlái
jīnrénchánghènrénshǎojīnjiànzhīshuíwèi
xuéyuānmíngguīzuòxiānfánhuàchéng
xiǎochízhùqiānréngzāibǎi
cháoshìshānlínyǒulèijīngluòjiāng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江西诗派,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其诗奇崛瘦硬,词亦清旷,代表作《登快阁》《寄黄几复》等。书法独树一帜,为“宋四家”之一。仕途坎坷,晚年屡遭贬谪。艺术追求“不俗”境界,诗书画均对后世影响深远,堪称宋代文化巨匠。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追和东坡壶中九华

〔宋代〕黄庭坚

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

试问安排华屋处,何如零落乱云中。

能回赵璧人安在?已人南柯梦不通!

赖有霜钟难席卷,袖椎来听响玲珑。

追和柳恽

〔唐代〕李贺

汀洲白蘋草,柳恽乘马归。

江头樝树香,岸上蝴蝶飞。

酒杯箬叶露,玉轸蜀桐虚。

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