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观音台望城》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二句用“围棋局”“菜畦”作喻,描画长安城整饬、匀称的布局,笔直、宽敞的街道;后两句笔锋转向唐都政治活动的中心即大明宫,写早朝情景,以“一条星宿”为喻,写出火把之多,官员之众,仪礼之盛。此诗的描写具体生动,言简而意丰。
登观音台望城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时诗人在长安,登上乐游原上的观音台,望着远处的长安城,诗人浮想联翩,写下了《登观音台望城》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长安城百千家的分布像围棋的棋盘一样,十二条大街把城市分隔得像整齐的菜畦。
远远的可以辨认出百官上早朝时所持灯火,宛如天空一道星宿直达大明宫。
注释
(1)观音台:指唐长安乐游原上观音寺(后改名青龙寺)内的高台。观音,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从梵文本译为“观世音”,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略称“观音”。
(2)局:棋盘。
(3)十二街:《长安志》卷七:“(皇)城中南北七街,东西五街。”
(4)菜畦:菜田中划分的方形小区。
(5)入朝火:官员早朝时所执之灯火。
(6)一条星宿:形容百官所执灯火,宛如天空一道星宿。
(7)五门:当指长安大明宫正门丹凤门。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登盘山绝顶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雕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
登总持寺浮图
半空跻宝塔,时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逗人家。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空香逐落花。
登鹊山
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
微微交济泺,历历数青徐。
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
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
登永嘉绿嶂山诗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蛊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恬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
登咸阳县楼望雨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登控鲤亭望孤山
大江自吞空,中流涌孤山。
欲取藏袖中,归置几案间。
登鹿门山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登百丈峰二首·其二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
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
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
登扫叶楼记
自予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览者,辄厌倦,思舍是而他游。
而四望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计哉!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登华岳南峰极顶
踏破白云千万重,仰天池上水溶溶。
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