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隐者》是北宋诗人郭祥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二句极力铺写隐者所居之地幽深静阒的环境;后二句描写隐者独饮自酿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全诗即事达情,韵至味醇。
访隐者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行迹。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元祐四年(1089年)二月二十八日,郭祥正上书请老,在获得皇帝允许后归隐于当涂县的青山,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隐逸生活。在晚年隐居期间,郭祥正并没有闭门不出,反而多次交游四方,将隐逸生活过得有声有色,直至政和三年(1113年)卒于家。《访隐者》此诗即郭祥正晚年隐居期间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翻译注释
翻译
沿着山崖上的小路,脚踏着深青色的崖壁,寒冷的云朵环绕着半山坳的山泉和岩石。
归隐山居的人饮着自己酿制的酒而不外出,残花落满地面,丝毫没有人行经的足迹。
注释
(1)径:小路。
(2)崖:山崖。
(3)苍:苍翠的。
(4)坞:山坳。
(5)抱:缭绕。
(6)山翁:指诗题中的“隐士”。
(7)行迹:《宋诗纪事·卷二十七》作“人迹”。
全文拼音版
访隐者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行迹。
作者介绍
郭祥正(1035—1113),字功父,太平当涂(今属安徽)人。曾中进士。熙宁年间(1068-1077)知武冈县,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后为王安石所不满,以殿中丞致仕。元丰年间(1078-1085),知端州。元祐(1086-1094)初期,官至朝清大夫。少有诗名,为梅尧臣所赏识。其诗颇有和李白相似的地方,曾为王安石所称赏。有《青山集》及其续集。
相关推荐
访石林二首·其一
山行不用瘦藤扶,度石穿云意自徐。
夜过西岩投宿处,满身风露竹扶疏。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访秋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
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
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访益上人兰若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访杨云卿淮上别墅
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
望久人收钓,吟余鹤振翎。
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
访中洲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
相逢未暇论奇字,先向水边看白云。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