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山中对雪有作》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诗作。全诗以写景为主,描写了春雪过后,山村的清新自然之美。透过诗句,可以品味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和对下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诗人身处唐末乱世,社会动荡。王室的生活则越来越奢侈糜烂,上行下效,各级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中饱私囊;藩镇牙兵凶残暴戾、强敲豪夺、逾法犯令,任意为非作歹。百姓们在这层层的勒索和压榨下,处在暗无天日、水深火热的境地。诗人一生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对劳动人民和现实生活有广泛的接触,思想感情与劳动人民相通。他作《春日山中对雪有作》此诗,表面上描写了春雪过后,山村的清新自然之美。但实际上却是借此乡村美景,反衬乱世不平,从中可以品味出诗人对下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翻译注释
翻译
雪花打在竹丛和树枝上,不时发出沙沙响声;浓密的雪片从空中飘落下来,聚集在地面上。
岭头的梅花已经凋谢,现在又好像重新开放了;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却又结成寒冰。
要把驯养的小鹿栓牢,严防它们乱跑而被雪天打猎的人捉去;将煮茶的壶水添满,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尝、吟诗。
可以将春雪同春雨的功劳相比;春雪过后,松间小路上的莓苔,将会更加浓密。
注释
(1)霏霏漠漠:形容雪花密而无声。
(2)散:飘散,指空中的雪。
(3)凝:凝结、凝聚,指飘落后的雪。
(4)重妆蕊:指雪凝结在花谢后的梅枝上,好像梅花又重新开放了一样。
(5)岩水: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
(6)鹿儿:驯养的小鹿。
(7)猎客:打猎的人。
(8)鼎:古时一种炊器,多为三足两耳的青铜制品。
(9)僧:和尚。
(10)膏雨:滋润土地的雨水。
(11)功力:功能,功劳。
(12)莓:植物名,果实小,花托球形。
(13)苔:植物名,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生在潮湿的地方。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荀鹤的诗
相关推荐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春阴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春日寄乡友
旅心已多恨,春至尚离群。
翠枝结斜影,绿水散圆文。
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
何时不悯默,是日最思君。
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别曲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春庭晚望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
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笋。
泉鸣知水急,云来觉山近。
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
春闺思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春晴
新春十日雨,雨晴门始开。
静看苍苔纹,莫上人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