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犯·重台水仙

〔宋代〕吴文英

空江浪阔。清尘凝、层层刻碎冰叶。水边照影,华裾曳翠,露搔泪湿。湘烟暮合。尘袜、凌波半涉。怕临风、欺瘦骨,护冷素衣叠。

樊姊玉奴恨,小钿疏唇,洗妆轻怯。汜人最苦,纷痕深、几重愁靥。花隘香浓,猛熏透、霜绡细摺。倚瑶台,十二金钱晕半掐。

作品简介

《凄凉犯·重台水仙》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一首咏物词。此词以拟人手法写水仙,将花姿与神话传说中的“汜人”(水中仙子)相融合,营造出凄美迷离的意境。上阕“空江浪阔”以空灵背景衬托水仙冰洁,“华裾曳翠”喻花瓣如翠袖飘舞;下阕“樊姊玉奴恨”借历史美人樊素、玉奴比拟花容,“汜人最苦”则直抒孤寂之情。全词炼字精工(如“刻碎冰叶”“霜绡细摺”),在秾艳与清冷间取得微妙平衡,体现了梦窗词“密丽深曲”的典型风格。

创作背景

《凄凉犯·重台水仙》此词创作于南宋晚期,吴文英流寓苏州期间。水仙冬末开花,词人见重台水仙(复瓣品种)而联想到自身漂泊身世。词中“汜人”典出唐代小说《湘中怨解》,指被谪人间的龙宫之女,与“湘烟”“凌波”等意象共同构建了“水仙—谪仙”的双重隐喻。末句“十二金钱”暗指花蕊如金钱排列,而“晕半掐”的娇弱姿态,恰似词人面对国势衰微时的无力感。

翻译注释

翻译

江河浪高水阔,水仙冰清玉洁,花瓣更如层层叠叠碎刻出来的冰叶一般。水边的倒影,绿叶蓬松似翠衣曳地,晨露似颗颗晶莹的泪珠在花叶上滚动。暮色中湘烟笼罩,仿佛湘水女神踏着碧波轻盈而来。怕风吹散瘦削的花蕊,白玉般的重瓣层层叠护,似素衣轻裹抵御寒冷。

水仙如樊姊玉奴般娇柔,似女子头上金宝制的花饰,浇水后的它又像刚洗去妆容的女子,带着羞怯。重瓣上滚动的水珠像女子的清泪一样,流在愁靥上。花虽狭长,香气却浓烈异常,猛然熏透霜白的绡衣细褶。倚着陶瓷盆,看着这许多金钱状的花朵,晕彩已渐渐消减半分。

注释

(1)空江:浩瀚寂静的江面。

(2)华裾:美服。裾:一本作“裙”。

(3)钿: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

(4)汜人:源自唐代沈亚之《湘中怨辞》的文学典故,记载太学郑生与自称蛟宫谪宦的艳女相恋故事。

(5)绡:一本作“绢”。

(6)掐:一本作“灭”。

全文拼音版

liángfàn··chóngtáishuǐxiān
kōngjiānglàngkuòqīngchénníngcéngcéngsuìbīngshuǐbiānzhàoyǐnghuácuìsāolèi湿shīxiāngyānchénlíngbànshèlínfēngshòulěngdié
fánhènxiǎodiànshūchúnzhuāngqīngqièrénzuìfēnhénshēnchóngchóuhuāàixiāngnóngměngxūntòushuāngxiāozhéyáotáishíèrjīnqiányūnbànqiā

作者介绍

吴文英(1200—1268),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浙江宁波人。一生未仕,以布衣游幕为生,长期寓居苏杭。其词深曲密丽,讲究字面,雕琢工巧,善用典故,艺术匠心独运,于辛弃疾、姜夔之外自成一格,被誉为“词中李商隐”。有《梦窗词集》传世,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凄凉犯·绿杨巷陌秋风起

〔宋代〕姜夔

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更衰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

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漫写羊裙,等新雁来时系著。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

凄凉犯·短檐铁马

〔清代〕蒋春霖

短檐铁马,和冰语敲阶,更少残叶。鼠声渐起,芸编倦拥,酒怀添渴。疏灯晕结。觉霜逼、帘衣自裂。似扁舟、风来舵尾,野岸冷云叠。

回首垂虹夜,瘦橹摇波,一枝箫咽。窗鸣败纸,尚惊疑、打篷乾雪。悄护铜瓶,怕寒重、梅花暗折。却开门,树影满地压冻月。

凄凉犯·寒柝

〔清代〕贲黄理

霜钟一发。收鱼錀、千门灯火初揭。

腷膊何声,檐头墙角,高低相接。凄清幽咽。

乍疑是、砧敲凉月。却原来、无衣何处,手冻心如结。

听到三更尽,虬箭频催,几曾得歇。

珠楼锦帐,梦巫山、云峰叠叠。

日出酣眠,那知道、更残漏彻。

却还愁,酸风酝酿来夜雪。

凄凉犯·八测晚泊

〔清代〕李符

蒲荒菰冷,吴淞路、日沉远浦云黑。

今宵最苦,乡城未远,已同行客。江清八测。

又从此、签程第一。料冯夷、还应笑我,岁岁挂帆席。

忽洒廉纤雨,渐引新愁,起抛吟笔。

翠尊纵在,怎能消、此时岑寂。

况见灯昏,便想到、鸳楼锦瑟。

舣扁舟、漫近戍柝怕听得。

凄凉犯二首·其二

〔清代〕奕绘

唐风蟋蟀。嬉游事、思量廿载如昨。

溜穿枯树,苔崩坏砌,笼灯偷捉。

草根篱落,惯恁地、搜寻蹑脚。

更妆来、宣盆赵罐,胜日行乐。

莫问如今事,百感中年,乱愁交错。

月明雨暗,听哀音、并添萧索。

刻鹄雕虫,剩乐府、新词嘲谑。

计秋来、宵长梦短只独酌。

凄凉犯·再题梦轩师江上闻筝图

〔清代〕冯煦

峭帆半掠。微云远、声声蓦带离索。

去潮乍弄,烟沈断戍,暗回清角。芳尊谩酌。

甚情绪、中年渐觉。想天涯、歌长梦窄,往事渐零落。

无那空江暝,几许销凝,雁啼幽壑。

岁华未晚,怎青衫、便成飘泊。

莫倚冰弦,怕愁里、桓郎瘦削。

待镫昏、曲冷更与溯旧约。

凄凉犯·湘灵去后湘云杳

〔清代〕易顺鼎

湘灵去后湘云杳,向人天空抱瑶瑟。

京尘眯眼,吴霜点鬓,暗催愁色。旗亭醉墨。

漫赢得痴蜗旧画,料移灯、独听秋声,今夜凤城客。

俊侣行歌地,玳燕文梁,铜驼香陌。

东风换了,怕花前、泪痕难觅。

帘隙星辰,但一道斜河影直。

这波路、怨长梦短,怎到得。

凄凉犯·玉箫旧约

〔清代〕张景祁

玉箫旧约。人何在、芙蓉落尽秋雪。

锦鸾罢舞,钿车又去,佩遗珊玦。兰皋望绝。

更湘水、湘云万叠。记当时、高梧院落,苍藓印鸳屧。

休问香溪路,古柳残鸦,野塘寒叶。

素波未远,怎相携、五湖歌楫。

夜火沙河,怕归渡、流澌暗结。

漫句留,独枕梦醒雁叫月。

凄凉犯·霜痕乍警

〔清代〕黄燮清

霜痕乍警。西风起、高城尽带寒色。采蓉路渺,思莼梦阻,最伤游历。浮沉浪迹。问燕市屠沽信息。

叹荒台、黄金寂寞,热泪向谁滴。无计舒怀抱,借酒看山,为花移屐。登临念远,望佳人、暮云天碧。欲讳离愁,奈青鬓丝丝露白。羡南飞、落照万里,雁影直。

凄凉犯·立夏前一日风雨中作

〔清代〕陈洵

绿芜故国。春光掩、鹃红著树无色。

近寻正苦,遥听又异,荡魂如墨。闲愁拼掷。

怪都似、年时未识。到而今、林声怨彻。泪点费重觅。

多少飘灯事,美酒人家,斗鸡坊陌。

艳尘住否,想东君、也嫌残客。

倦羽飘摇,怎禁向、江潮信息。

但斜阳、一晌放了又趁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