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大从军》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赠别诗表达了对友人建功报国的殷切期望,表达了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全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送魏大从军》此诗作于武则天当政年间,是诗人在长安任职期间所作,时间大约在垂拱(唐睿宗年号,685—688年)前后。
翻译注释
翻译
匈奴还没有被灭亡,友人又像多功的魏绛一样从军保卫边疆。
在三河道与友人分别,心里有些怅惘;盼望魏大像赵充国那样的英雄豪杰建下大功。
雁门山横亘在代州北面,飞狐塞远远连接云中郡。
不要让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的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注释
(1)匈奴犹未灭:使用了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犹:还。
(2)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他主张晋国与邻近少数民族联合,曾言“和戎有五利”,后来戎狄亲附,魏绛也因消除边患而受金石之赏。
(3)复:又。
(4)从戎:投军。戎(róng):兵器,武器。
(5)怅别:充满惆怅地离别。
(6)三河道:古称河东、河内、河南为三河,大致指黄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区。
(7)六郡雄:原指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的赵充国。
(8)雁山:即雁门山。在今山西代县。
(9)横代北:横亘在代州之北。
(10)狐塞:飞狐塞的省称。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跨蔚县界。塞:边界上的险要之处。
(11)云中:云中郡,治所在即山西大同。
(12)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 ,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记汉威德。
(13)惟:只。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陈子昂的诗
相关推荐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巾不自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送杜审言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送征衣·过韶阳
过韶阳。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罄环宇、荐殊祥。吾皇。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并景贶、三灵眷祐,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鹓行。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
闻名欣识面,异好有同功。
我亦惭吾子,人谁怨此公?
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
为说任安在,依然一秃翁。
送友人游河东
停车晓烛前,一语几潸然。
路去干戈日,乡遥饥馑年。
湖波晴见雁,槐驿晚无蝉。
莫纵经时住,东南书信偏。
送剑与傅岩叟
镆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子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送别得书字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送陈靖中舍归武陵
知君欲上武陵溪,水自东流人自西。
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