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酬张十一功曹

〔唐代〕韩愈

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

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

作品简介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韩愈和张署遭贬后遇赦同赴江陵途中所作,诗中表现了作者遇赦北移的心情,抒发了劫后余生的感慨。诗人用清湘泛舟之乐来排解往日的忧伤,用友情的温暖来慰藉眼前的苦闷。全诗用语奇崛,笔力遒劲。

创作背景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此诗作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张署同为监察御史,同被贬官。永贞元年(805年)春,遇大赦同到郴州待命;同年秋,两人同被任命为江陵府参军。这首诗是韩愈、张署同赴江陵途中所作的。

翻译注释

翻译

不必再因贬官南方而垂泪千行了,今天不是同乘一叶扁舟沿湘江北上了吗?

岭猿越鸟的叫声本来会使北人听了哀愁的,今日似乎也变得可爱而使人忘掉忧愁了。

注释

(1)绝徼:偏僻荒远之地,此指广东省和湖南省南部韩、张两人贬官之所。绝:一作“越”。

(2)一叶舟:船如一叶,极言其小。

(3)岭:五岭,具体说法不一,通常指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当时以岭南为蛮荒之地。

(4)可怜:这里作可爱解。

全文拼音版

xiāngzhōngchóuzhāngshígōngcáo
xiūchuíjuéjiàoqiānhánglèigòngfànqīngxiāngzhōu
jīnlǐngyuánjiānyuèniǎoliántóngtīngzhīchóu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倡导“文以载道”,反对骈文,复兴秦汉散文传统,代表作《师说》《原道》等说理透辟,气势雄健。其诗奇崛险怪,开“韩孟诗派”。官至吏部侍郎,谥号“文”,故称韩文公。他以儒家道统自任,力排佛老,其文学主张与实践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韩愈的诗

相关推荐

湘中作

〔唐代〕张九龄

湘流绕南岳,绝目转青青。

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

烟屿宜春望,林猿莫夜听。

永路日多绪,孤舟天复冥。

浮没从此去,嗟嗟劳我形。

湘灵歌

〔近代〕鲁迅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

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湘月·天风吹我

〔清代〕龚自珍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湘月·五湖旧约

〔宋代〕姜夔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湘君

〔清代〕李希圣

青枫江上古今情,锦瑟微闻呜咽声。

辽海鹤归应有恨,鼎湖龙去总无名。

珠帘隔雨香犹在,铜辇经秋梦已成。

天宝旧人零落尽,陇鹦辛苦说华清。

湘月·行行且止

〔宋代〕张炎

行行且止,把乾坤收入,篷窗深里。星散白鸥三四点,数笔横塘秋意。岸觜冲波,篱根受叶,野径通村市。疏风迎面,湿衣原是空翠。

堪叹敲雪门荒,争棋墅冷,苦竹鸣山鬼。纵使如今犹有晋,无复清游如此。落日沙黄,远天云淡,弄影芦花外。几时归去,剪取一半烟水。

湘中

〔唐代〕韩愈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唐代〕柳宗元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

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

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

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

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

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

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

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

归流驶且广,汎舟绝沿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