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借咏猩猩毛笔来说明为人处世应该有利于社会,而不应像提倡利己主义的杨朱一样。诗人从猩猩及毛笔想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深含着对人生命价值的追寻。全诗运用因小见大的写法,多处用典而不着痕迹,构成了巧妙的意境,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
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
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当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钱勰任中书舍人,出使高丽,得到了猩猩毛笔,写诗以记。此诗为和答彼诗。黄庭坚《戏咏猩猩毛笔跋》:“钱穆父奉使高丽,得猩猩毛笔,甚珍之。惠予,要作诗。苏子瞻爱其柔健可入意,每过予书案,下笔不能休。此时二公俱直紫微阁,故予作二诗,前篇奉穆父,后篇奉子瞻。”《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便是前篇。
翻译注释
翻译
猩猩因贪喝酒而被人擒获,其毛被制成笔,但笔上存有其魂;猩猩能学人语,也不免泄露机密之事而遭擒获。
不知在短短的一生之中能穿几双屐鞋,加之因贪小欲而丧生,实是一生短暂;而猩猩在身后,则以其毛所作之笔写出了大量著作。
要找毛笔,只能到《王会篇》里去查,因为猩猩毛笔来自外国;毛笔有著述之功用,故石渠阁中的大量藏书正表征着它的功勋劳绩。
拔出猩猩的毛,制成了笔,能有利于世,我真的应该把这个道理告诉提倡一毛不拔的古代思想家杨朱了。
注释
(1)钱穆父:名勰。字穆父,杭州人。
(2)猩猩毛笔:高丽笔,芦管黄毫,健而易乏,旧说是猩猩毛制成(见《鸡林志》)。
(3)爱酒:据《唐文粹》中裴炎《猩猩说》载:阮研使封溪,见邑人云:猩猩在山谷间,数百为群。人以酒设于路侧,又爱著屐,里人织草为屐,更相连结。猩猩见酒及屐,知里人设张,则知张者祖先姓字,乃呼名骂云:奴欲张我!舍之而去。复自再三相谓曰:试共尝酒。及饮其味,逮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为人所擒获。
(4)能言:《礼记·曲礼》:“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5)机事:机密的事情。《易·系辞上》曰:“几事不密则害成。”几、机相通。
(6)平生几两屐:意为生命很短,一生又能穿得了几双木屐呢。这里暗指一生会中几次圈套。据《晋书·阮孚传》:阮孚很爱屐,自己亲自制作。曾叹息说:“未知一生能著几两屐。”
(7)五车书:《庄子》:“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8)物色:此处指各种物品。
(9)王会:《汲冢周书》的《王会篇》。郑玄认为是周王城建成后,大会诸侯及四夷所作,这里借以点出毛笔来自外国。
(10)勋劳:毛笔的功劳。
(11)石渠:汉代皇帝的图书馆。班固《西都赋》:“天禄、石渠,典籍之府。”
(12)济世:教助世人。
(13)端:应。
(14)谢:告诉。
(15)杨朱:战国时期杨朱学派的创始人,提倡利己主义。《孟子》:“杨朱氏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
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和高仲本喜相见
雨氏南浦曾相对,雪满荆州喜再逢。
有子才如不羁马,知君心是后凋松。
闲寻书册应多味,老傍人门似更慵。
何日晴轩观笔砚,一樽相属要从容。
和经父寄张缋二首·其一
解纵枭鸱啄凤凰,天心似此亦难详。
但知斩马凭孤剑,岂为摧车避太行!
得者折腰犹下列,失之垂翅合南翔。
不如长揖尘埃去,同老逍遥物外乡。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
化塔屹中起,孤高宜上跻。
铁冠雄赏眺,金界宠招携。
空色在轩户,边声连鼓鼙。
天寒万里北,地豁九州西。
清兴揖才彦,峻风和端倪。
始知阳春后,具物皆筌蹄。
和聂仪部明妃曲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梅溪
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
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
和长孙秘监七夕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六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