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白帝庙

〔宋代〕苏洵

谁开三峡才容练,长使群雄苦力争。

熊氏凋零馀旧族,成家寂寞闭空城。

永安就死悲玄德,八阵劳神叹孔明。

白帝有灵应自笑,诸公皆败岂由兵。

作品简介

《题白帝庙》是北宋诗人苏洵所作的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回顾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感慨。诗歌中既有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赞美,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惋惜。同时,诗人也通过历史上的成败得失,表达了对历史宿命论的思考和对超然物外情怀的向往。

创作背景

白帝庙位于白帝山上,白帝山则坐落于白帝城中,而白帝城则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此地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苏洵在游览白帝庙时,有感于历史上在此地发生的诸多战事和英雄人物的命运,创作了这首《题白帝庙》。

翻译注释

翻译

是谁开辟了这三峡,仅容一线江水蜿蜒流淌,长久以来,引得无数英雄豪杰在此地苦力争斗不息。

熊氏家族已日渐凋零,仅余旧族之影在岁月中徘徊,成家政权也早已落寞,空留一座紧闭的孤城在风中叹息。

在永安之地,刘备悲壮地走向了生命的尽头,诸葛亮为布八阵图而耗尽心血,令人不禁长声叹息。

倘若白帝庙中的神灵真有感知,或许会发出淡淡的笑意,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们,他们的失败又岂止是因为兵力的强弱呢?

注释

全文拼音版

báimiào
shuíkāisānxiácáiróngliànzhǎng使shǐqúnxióngzhēng
xióngshìdiāolíngjiùchéngjiākōngchéng
yǒngānjiùbēixuánzhènláoshéntànkǒngmíng
báiyǒulíngyīngxiàozhūgōngjiēbàiyóubīng

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苏辙之父,世称"老苏"。其文以政论、史论见长,风格雄健犀利,笔力遒劲,代表作《六国论》《管仲论》等,逻辑严密,议论精辟。嘉祐初年得欧阳修举荐,以文章名动京师。虽科举不顺,但潜心治学,著有《嘉祐集》。其散文创作开创宋代议论文新风貌,与二子并称"三苏",共同奠定蜀学根基,对北宋古文运动影响深远。

苏洵的诗

相关推荐

题李凝幽居

〔唐代〕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