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清代〕纳兰性德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作品简介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题壁词,该词上阕写景,以冷泠的水音起兴,引出后面的抒情,下阕渲染了上阕抒发的愁苦情怀,通过塞外风情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词人“英雄寂寞”的情怀。

创作背景

康熙十五年(1676)十月,词人途径弹琴峡,秋风苍劲,远远的看着边塞的景色,兴亡之感不禁而生,于是作了这一首《清平乐·弹琴峡题壁》,并用以题壁。

翻译注释

翻译

水声清幽悦耳,彻夜回荡,但谁又是它的知音呢?前朝如梦,边愁难写。

极目望去,天边的云中.征人与征雁同行于秋风之中。如此悲凉之景,让人不禁伤怀,只好唤来歌女消愁,不要让英雄热泪轻易落下。

注释

(1)清平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声韵,下阕换平声韵。也有全押仄声韵的。

(2)弹琴峡:据《大清一统志·顺天府》: “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水流石罅,声若弹琴。”

(3)泠泠:形容水流声清脆。

(4)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化用杜甫《秋兴》诗: “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这句写居庸关的形势极其险要。关塞:此处泛指边关之地。

(5)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化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倩何人唤取,红襟翠袖,揾英雄泪”。红襟翠袖:指歌女。

全文拼音版

qīngpíngyuè··tánqínxiá
línglíngchèshuíshìzhīyīnzhěmèngqiáncháochùbiānchóunánxiě
tiānguānsàiyúnzhōngrénsuíluòyàn西fēnghuànhóngjīncuìxiùjiàolèiyīngxióng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其词哀感顽艳,真挚自然,以小令见长,代表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等广为传诵。出身显赫(大学士明珠长子),却厌弃权贵,多结交汉族文人。词风近南唐后主,王国维评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英年早逝,有《饮水词》传世,为清代词坛巅峰。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清平乐·咏雨

〔清代〕王夫之

归禽向暝,隔断南枝径。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

随波赚杀鱼儿,浮蘋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

清平乐·烟深水阔

〔唐代〕李白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清平乐·会昌

〔近代〕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清平乐·秋词

〔宋代〕苏轼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