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都督佥事杨文广征南》此诗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将领杨文广南征所作的赠诗。诗以雄浑豪放的笔触颂扬将士南征的英勇气概。首联“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悬秋水吕虔刀”以吕虔宝刀典故喻名将之威;颔联“雷鸣甲胄乾坤静,风动旌旗日月高”以雷霆旌旗烘托军容壮盛;颈联“世上麒麟真有种,穴中蝼蚁竟何逃”以麒麟喻明将英杰,蝼蚁讽敌军不堪一击;尾联“大标铜柱归来日”化用马援铜柱纪功典故,寄予凯旋厚望。全诗气势磅礴,彰显明代开国帝王睥睨天下的雄略。
赐都督佥事杨文广征南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悬秋水吕虔刀。
雷鸣甲胄乾坤静,风动旌旗日月高。
世上麒麟真有种,穴中蝼蚁竟何逃。
大标铜柱归来日,庭院春深听伯劳。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赐都督佥事杨文广征南》此诗创作于明朝初年(具体时间无考),系朱元璋为激励南征将领所作。诗中“杨文广”可能为托名北宋将领以喻当代功臣(如沐英等实际征南将领),反映明初平定西南、统一疆土的军事行动。“吕虔刀”典出《晋书》,象征帝王赠刀委以重任;“铜柱”暗指东汉马援南征立铜柱纪功,喻示明朝疆土之志。末句“庭院春深听伯劳”以伯劳鸟鸣暗喻功成归来的闲适,亦含帝王对臣子的体恤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大将军南下征讨,胆气格外豪迈,腰上挂着像秋水般明亮的吕虔宝刀。
甲胄碰撞的声响如雷鸣般震耳,天下因他征讨而归于安定;风吹动军中旌旗,连日月都显得格外高远。
世间真正的猛将自有不凡禀赋,那些躲在巢穴里像蝼蚁般的敌人,又能逃到哪里去?
等到他立下大功、在铜柱上刻下战绩归来之时,正是庭院中春意浓郁,能听见伯劳鸟啼鸣的好时节。
注释
(1)胆气:胆量和勇气。
(2)吕虔刀:三国魏刺史吕虔有一宝刀,铸工相之,以为必三公始可佩带。
(3)甲胄:泛指兵器。
(4)伯劳:鸟名。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赐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赐房玄龄
太液仙舟迥,西园引上才。
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
谢赐珍珠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缓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
敕赐百官樱桃
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
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
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端午日赐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感弄猴人赐朱绂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丽正殿赐宴同勒天前烟年四韵应制
金殿忝陪贤,琼羞忽降天。
鼎罗仙掖里,觞拜琐闱前。
院逼青霄路,厨和紫禁烟。
酒酣空忭舞,何以答昌年。
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
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临波光定彩,入隙有圆晖。
还当葵霍志,倾叶自相依。
赐饯东堂诏令赋诗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