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都督佥事杨文广征南

〔明代〕朱元璋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悬秋水吕虔刀。

雷鸣甲胄乾坤静,风动旌旗日月高。

世上麒麟真有种,穴中蝼蚁竟何逃。

大标铜柱归来日,庭院春深听伯劳。

作品简介

《赐都督佥事杨文广征南》此诗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将领杨文广南征所作的赠诗。诗以雄浑豪放的笔触颂扬将士南征的英勇气概。首联“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悬秋水吕虔刀”以吕虔宝刀典故喻名将之威;颔联“雷鸣甲胄乾坤静,风动旌旗日月高”以雷霆旌旗烘托军容壮盛;颈联“世上麒麟真有种,穴中蝼蚁竟何逃”以麒麟喻明将英杰,蝼蚁讽敌军不堪一击;尾联“大标铜柱归来日”化用马援铜柱纪功典故,寄予凯旋厚望。全诗气势磅礴,彰显明代开国帝王睥睨天下的雄略。

创作背景

《赐都督佥事杨文广征南》此诗创作于明朝初年(具体时间无考),系朱元璋为激励南征将领所作。诗中“杨文广”可能为托名北宋将领以喻当代功臣(如沐英等实际征南将领),反映明初平定西南、统一疆土的军事行动。“吕虔刀”典出《晋书》,象征帝王赠刀委以重任;“铜柱”暗指东汉马援南征立铜柱纪功,喻示明朝疆土之志。末句“庭院春深听伯劳”以伯劳鸟鸣暗喻功成归来的闲适,亦含帝王对臣子的体恤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大将军南下征讨,胆气格外豪迈,腰上挂着像秋水般明亮的吕虔宝刀。

甲胄碰撞的声响如雷鸣般震耳,天下因他征讨而归于安定;风吹动军中旌旗,连日月都显得格外高远。

世间真正的猛将自有不凡禀赋,那些躲在巢穴里像蝼蚁般的敌人,又能逃到哪里去?

等到他立下大功、在铜柱上刻下战绩归来之时,正是庭院中春意浓郁,能听见伯劳鸟啼鸣的好时节。

注释

(1)胆气:胆量和勇气。

(2)吕虔刀:三国魏刺史吕虔有一宝刀,铸工相之,以为必三公始可佩带。

(3)甲胄:泛指兵器。

(4)伯劳:鸟名。

全文拼音版

qiānshìyángwén广guǎngzhēngnán
jiàngnánzhēngdǎnháoyāoxuánqiūshuǐqiándāo
léimíngjiǎzhòuqiánkūnjìngfēngdòngjīngyuègāo
shìshànglínzhēnyǒuzhǒngxuézhōnglóujìngtáo
biāotóngzhùguīláitíngyuànchūnshēntīngláo

作者介绍

朱元璋(1328—1398),即明太祖,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出身贫农,少时为僧,后参加红巾军起义,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在位期间强化中央集权,废丞相,设锦衣卫,编《大明律》,推行屯田,整顿吏治,开创"洪武之治"。其治国刚猛严厉,文字狱频发,但勤政爱民,生活俭朴。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从南向北统一的平民皇帝,其传奇经历与铁腕统治对明清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敕赐百官樱桃

〔唐代〕王维

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

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

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端午日赐衣

〔唐代〕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