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屋下半流水,屋上几青山。当心千顷明镜,入座玉光寒。云起南峰未雨,云敛北峰初霁,健笔写青天。俯瞰古城堞,不碍小阑干。
“望湖楼”是座傍山依水的建筑物。楼宇挑出水面,所以“屋下半”有“流水”淙淙;隔着楼顶望去,可以看到青山蜿蜒。楼面湖而筑,门窗开处,千顷平静似镜的西湖皆入眼中,水光掩映之下,使楼内满室生寒。如果湖对面的南高峰上罩上了黑云,那么这儿一时半刻还不致会有雨,又如果是楼后面的北高峰上云雾收敛的话,那么这里也就会马上会转晴了。又看那云来云去,以天作纸,以云作画,像是有一个大手笔在用一支“健笔”着意地挥洒。从望湖楼上可以低首远望远处古老的城墙,那窗外的栏干,挡不住我的视线。
绣鞍马,软红路,乍回班。层梯影转亭午,信手展缃编。残照游船收尽,新月画帘才卷,人在翠壶间。天际笛声起,尘世夜漫漫。
那些骑在铺着绣鞍的俊马上的官员们,上朝归来,到“望湖楼”时刚好日至正午。在等候午餐之间,有人信手翻阅起随身所带的书本。在楼中酒醉饭饱之后,不知不觉中已临近黄昏。还可以从楼上观赏到落日余晖。那时候湖面上已经没有了游船。当蛾眉月升起之时,它似乎是挂在楼门帘边的银钩一般,更显得湖山如画般清新可爱。当远处隐隐约约地响起牧童晚归时的牧笛声时,很快这花花世界又将融入进漫漫长夜之中。
注释
(1)当:一本作“赏”。
(2)千顷明镜:指西湖。
(3)玉光:这里指清泠的水光。
(4)南、北峰:指西湖西山之南高峰与北高峰。
(5)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墙。城上状如齿牙的矮墙,中开射孔,以利防守。
(6)不碍小阑干:登楼远眺,城中景物一览无余,连细小的栏杆都清清楚楚。阑干:即“栏杆”。
(7)软红路:铺满落花的道路。
(8)回班:言上朝归来。班:朝班。
(9)亭午:正午,中午。
(10)缃编:指书卷。缃:浅黄色的细绢,古时多用以为书衣。
(11)画帘:一本作“画”。
(12)翠壶:仙境,同“琼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