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岳阳楼》是南宋诗人刘仙伦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两联直抒胸臆写作者在岳阳楼的耳闻目见。后两联承上启下先写湖上见到的美景,再写作者自己的情感体验。这首诗中,作者在表达对岳阳楼赞赏的同时也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逸致豪情。
题岳阳楼
八月书空雁字联,岳阳楼上俯晴川。
水声轩帝钧天乐,山色玉皇香案烟。
大舶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吟边。
东南无此登临地,遣我飘飘意欲仙。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题岳阳楼》这首诗写于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秋,作者从靖康元年(1126年)春避难南奔,至此已经流浪三年。此前在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曾谪监陈留酒税的刘仙伦是一位布衣诗人,作者虽也有报国之心,但因对南宋政局不满,只好寄情山水。这首词便是诗人借助岳阳楼从而抒发了自己一种热爱祖国山河的逸致豪情的一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八月,结队南飞的鸿雁在空中不断写着“人”字和“一”字,我独自登上岳阳楼俯视晴朗天气下的洞庭湖。
汹涌澎湃的波涛声像天帝演奏的钧天广乐,苍翠的山色在阳光中如玉皇香案的烟雾,隐约空濛。
一艘艘大商船,云帆相接,乘风破浪;几朵白云追逐着夕阳在黄昏中消失,引起我的吟咏。
我深深感到东南再没有像这般美丽的形胜,使我身心舒展,飘飘然如神仙行空。
注释
(1)八月书空雁字联:全句意思是八月大雁飞行时仿佛在天空写成的字。书空:在天空写字。雁字:雁行,大雁飞行时排成“人”字或“一”字。
(2)晴川:指晴空下的涧庭湖水。
(3)轩帝:即华夏始祖黄帝轩辕氏。
(4)钧天乐:钓天广乐的简称,它是神话中天帝的音乐。
(5)玉皇:道教中地位最高,职权最大的神。
(6)香案:放香炉的几案。
(7)大舶:大船。
(8)驾风:乘风。
(9)岛:指湖中岛屿。来岛外,指大船从岛后面远远驶来。
(10)孤云衔日:指片云遮住半个太阳。
(11)吟边:诗歌思绪所到之处。此处指天边。
(12)遣:使,令。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刘仙伦的诗
相关推荐
题松汀驿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题齐安城楼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题李俨黄菊赋
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
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题宛陵张待举曲肱亭
仲蔚蓬蒿宅,宣城诗句中。
人贤忘巷陋,境胜失途穷。
寒葅书万卷,零乱刚直胸。
偃蹇勋业外,啸歌山水重。
晨鸡催不起,拥被听松风。
题胡逸老致虚庵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其一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
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饶州酒务厅屏
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说与傍人应不解,仗藜携酒看芝山。
题竹郎庙
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
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