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早春》是唐代诗人张子容在科举考试上创作的五言排律,收录于《全唐诗》。此诗开头破题,接着描写早春冰消雪融、鸟语花香之景,最后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全诗六联皆用对仗,形式工整自然。
长安早春
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长安早春》此诗《文苑英华》卷一八一编入“省试”类,是作者参加科举考试时所作的试律诗。考作者生平,可知此诗为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春作者在长安应进士举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建国立都对应着东井星宿,城池从北辰处开始延伸。
百姓们都在歌颂太平盛世,共同沉浸于正月欢乐春。
黄山树上的冬雪已经化尽,黑水渡口坚冰也已消融。
金沟边青草丛生如迎春到,香花开放陪伴玉楼美人。
眼前无数鸿鸟在空中飞翔,黄莺频频传来美妙歌声。
什么时候能在科举中登第,回家还赶得上柳条清新。
注释
(1)开国维东井:开国:指建国立都。维:连结。一作“移”。东井:星宿名,位处银河之东,也称井宿。维东井,指唐都长安与东井对应。
(2)起北辰:起:一作“对”。北辰:指北极星。
(3)咸:全,都。
(4)建寅:指夏历正月。
(5)雪:一作“云”。
(6)黄:一作“青”。
(7)黑水津:黑水:此指渭水。津:渡口。一作“滨”。
(8)金埒:指用金堆成的矮墙。
(9)伴玉楼:伴:一作“醉”。玉楼:华丽的楼。
(10)鸿渐: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
(11)歌:一作“声”。
(12)桂枝擢:喻指科举及第。
(13)还:指归家。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长安春望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示长安君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西长安行
所思兮何在?乃在西长安。
何用存问妾?香䙞双珠环。
何用重存问?羽爵翠琅玕。
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
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
香烧日有歇,环沉日自深。
长安早春旅怀
轩车歌吹諠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芽坼,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长安清明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长安听百舌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长安道
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美人劝我急行乐,自古朱颜不再来。
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